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六三阴居阳位,不中不正,所以是高低难以策应的。“食旧德”,食是享用保持的意义,也就是祖宗的的德机能持续享用,保持一种安稳的状况。“贞厉,终吉”,本来这个贞是持守中正,持守正道,但这一爻也不正、不中,这里就是持保守德。固然这个位置处在不正也不中之地,但只要持守美德,毕竟还是吉利的。“或从王事”,此处的王事,指上面的“九五”。九五为此卦的主爻,在本卦中是主持公道的,是代表大众好处的大人。以是“从王事”就是从“九五”的德行,这个王事是指九五之大人的。“无成”,这里的无成是件功德,是指争讼没有变成,各自相安无事。启事就是修整旧德,固保守德,并且“从王事”,听了九五之大人的话,以是就无事。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这里是上刚下险,险而健。凶险逢刚烈,相互猜忌,相互仇视,必定有讼。这里的“有孚”还是指诚信,指刚烈者本来还是有诚信的,但缺点就是争强好胜。“窒,惕”,窒是窒塞、未通、事不明。休咎不明,以是害怕、警戒。这里是指当时的心态。“中吉”,“终凶”,两边争强好胜,争讼是不成制止的,在这个时候就应当借助好胜的动机转拨冲突,本着理直情真的原则,别离休咎,判定曲直。这类环境是能够称为“吉”的。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敷敬也。
《说文》云:“鞶,大带也。”古时以皮革为大带,常为君主对臣下的犒赏品。这里赐给他腰带申明他赢了,但是真赢了吗?“终朝三褫之”,一天三次被剥夺。一天赐三次,收三次,申明他一天就惹了三次官司,赢了三次官司。如许一看这个博得也太不值了。如果仅此罢了也就算了吧!“以讼受服,亦不敷敬也。”因为以争讼而获得犒赏的服饰,实在不敷以令人尊敬,别人都以为不但彩。但他不觉得耻,反觉得荣,而世人倒是反觉得耻。这就是背面课本,有了这么一个背面的东西,就从另一个侧面教诲了人,申明争讼之胜并非真胜。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不永所事”,不永,是指事情方才产生。不永就是不让它生长持续下去,争讼也就惹不起来了。这里就讲了“讼不生长也”。争夺两边都能够息事宁人。“小有言,其辩明也”,指两边有一点争论,但没有大的辩论,把理讲清,就没题目了,以是“终吉”。“终吉”,毕竟相互获得谅解。刚者息事宁人,柔者晓之以礼,一场即将产生的争讼化解了。
讼卦为坎下乾上,天水讼。与需卦恰好高低相反,成为一组。需卦开端仿佛是两边箭拔弩张,成果是化兵戈为财宝,因为需是刚在内,险在外,以是能化兵戈为财宝。而在本卦中却相反了,它是刚烈在外而凶险在内,这景象明显分歧了。刚烈是惹事的根苗,凶险是挑事的根苗。因而,呈现了争论和纷争。
九二阳居阴位,虽不当位,但得中位。与九五皆为上、下二卦当中位,但二爻皆为阳爻,为敌应,即刚对刚,高低敌应。“不克讼”,不能胜讼。九二是中而不正,九五则居中正之位,有两阳互助,权势强大。九二晓得本身不是九五的敌手,以是就往回跑,如许一让也就没事。这就是“不克讼”。逃回本身的部落,他这个小邑,另有三百户人家,以是就没有题目,没有不对。“无眚”,就是无灾害,无争讼之灾,因为九二是险中之阳刚,不主动出去惹事,就会安然无事的。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