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壬午,诏晋帝诸陵悉署保卫。
玄月,秦振武将军王基等袭河西王蒙逊胡园戍,俘二千馀人而还。
太子即天子位,年十七,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立妃司马氏为皇后。后,晋恭帝女海盐公主也。
初,帝以毒酒一瓮授前琅邪郎中令张伟,使鸩零陵王,伟叹曰:“鸩君以求生,不如死!”乃于道自饮而卒。伟,邵之兄也。太常褚秀之、侍中褚淡之,皆王之妃兄也。王每生男,帝辄令秀之兄弟便利杀之。王自退位,深虑祸及,与褚妃共处一室,自煮食于床前,饮食所资,皆出褚妃,故宋人莫得伺其隙。玄月,帝令淡之与兄右卫将军叔度往视妃,妃出就别室相见。兵人逾垣而入,进药于王。王不肯饮,曰:“佛教,他杀者不复得人身。”兵人以被掩杀之。帝帅百官临于朝堂三日。
己亥,魏主如代。
永初二年辛酉,公元四二一年春,正月,辛酉,上祀南郊,大赦。
帝疾瘳,己未,大赦。
河西王蒙逊帅众二万攻李恂于敦煌。
夏,四月,己卯朔,诏地点淫祠自蒋子文以下皆除之;其先贤及以勋德立祠者,不在此例。
秦王炽磐立其子暮末为太子,仍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赦,改元建弘。
魏主如翳犊山,遂至冯漟池。闻上受禅,驿召崔浩告之曰:“卿往年之言验矣,朕于本日始信天道。”
李恂在敦煌在惠政。索元绪粗险好杀,大失人和。郡人宋承、张弘信招恂。冬,恂帅数十骑入敦煌,元绪东奔凉兴。承等推恂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河西王蒙逊遣世子政德攻敦煌,恂闭城不战。
檀道济出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广陵,悉监淮南诸军。
癸丑,以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刺史仍旧;江州刺史王弘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谢晦为领军将军兼散骑常侍,入直殿省,总统宿卫。徐羡之起自布衣,又无术学,直以志力局度。一旦居廓庙,朝野推服,咸谓有宰臣之望。沈密寡言,不以忧喜见色。颇工弈棋,观戏常若未解,当世倍以此推之。傅亮、蔡廓常言:“徐公晓万事,安异同。”尝与傅亮、谢晦宴聚,亮、晦才学辩博,羡之风采详整,时然后言。郑鲜之叹曰:“观徐、傅谈吐,不复以学问为长。”
十一月,辛亥,葬晋恭帝于冲平陵,帝帅百官瞻送。
吐谷浑王阿柴遣使降秦,秦王炽磐以阿柴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州牧、白兰王。
蒙逊入酒泉,禁侵掠,土民安堵。以宋繇为吏部郎中,委之推举;凉之旧臣有才望者,咸礼并且之。以其子牧犍为洒泉太守。敦煌太守李恂,翻之弟也,与翻等弃敦煌奔北山。蒙逊以索嗣之子元绪行敦煌太守。
蒲月,乙酉,魏更谥宣武帝曰道武帝。
宋纪一(起上章涒滩,尽昭阳大渊献,凡四年)
六月,乙酉,魏主北巡至蟠羊山。秋,七月,西巡至河。
秦王炽磐遣征北将军木弈干、辅国将军元基攻上邽,遇霖雨而还。
蒲月,帝疾甚,召太子诫之曰:“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挞伐,颇识机变,如有同异,必此人也。”又为手诏曰:“后代如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同被顾命。癸亥,帝殂于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