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复立国粹;释奠先师用上公礼。
世祖武天子上之下
氐王杨后起卒。丁未,诏以白水太守杨集始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集始,文弘之子也。后起弟后明为白水太守。魏亦以集始为武都王。集始入朝于魏,魏觉得南秦州刺史。
戊寅,魏诏曰:“图谶之兴,出于三季,既非经国之典,徒为妖邪所凭。自今图谶、秘纬,一皆焚之,留者以大辟论!”又严禁诸巫觋及委巷卜筮非典范所载者。
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来聘。
辛亥,上耕籍田。
魏旧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谷二十斛;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所调各随土之所出。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觉得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以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
初,宋太宗置总明观以集学士,亦谓之东观。上以国粹既立,蒲月,乙未,省总明观。时王俭领国子祭酒,诏于俭宅开学士馆,以总明四部书充之。又诏俭以家为府。
辛亥,魏主如方山。丁巳,还宫。
是岁,诏增豫章王嶷封邑为四千户。宋元嘉之世,诸王入斋阁,得白服、裙帽见人主;唯出太极四庙,乃备朝服。自后此制遂绝。上于嶷和睦,宫中曲宴,听依元嘉故事。嶷固辞不敢,唯车驾至其第,乃白服、乌纱帽以侍宴。至于衣服、器服轨制,动皆陈启,事无独裁,务从减省。上并不准。嶷常虑盛满,求解扬州,以授竟陵王子良。上终不准,曰:“毕汝一世,无所多言。”嶷长七尺八寸,善修容范,文物卫从,礼冠百僚,每出入殿省,瞻望者无不寂然。
戊子,魏主如鱼池,登青原冈;甲午,还宫;八月,己亥,如弥泽;甲寅,登牛头山;甲子,还宫。
永明三年乙丑,公元四八五年春,正月,丙辰,以大司农刘楷为交州刺史,发南康、庐陵、始发兵以讨叔献。叔献耳之,遣使乞更申数年,献十二队纯银兜鍪及孔雀毦;上不准。叔献惧为楷所袭,间道自湘川还朝。
六月,庚戌,魏进河南王度易侯为车骑将军,遣给事中吴兴丘冠先使河南,并送柔然使。
交州刺史李叔献既受命,而断割本国进献;上欲讨之。
夏,四月,甲寅,魏主如方山;戊午,还宫;庚申,如鸿池;丁卯,还宫。
三月,丙申,魏封皇弟禧为咸阳王,干为河南王,羽为广陵王,雍为颍川王,勰为始平王,详为北海王。文明太后令置学馆,选徒弟以教诸王。勰于兄弟最贤,敏而好学,善属文,魏主尤奇爱之。
初,太祖命黄门郎虞玩之等检定黄籍。上即位,别立校籍官,置令史,限人一日得数巧。既比年不已,民愁怨不安。外监会稽吕文度启上,籍被却者悉充远戍,民多流亡避罪。富阳民唐宇之因以妖术惑众反叛,攻陷富阳,三吴却籍者奔之,众至三万。
仲春,己未,立皇弟钅求为晋熙王,铉为河东王。
秋,七月,甲申,立皇子子伦为巴陵王。
萧衍好筹略,有文武才调,王俭深器异之,曰:“萧郎出三十,贵不成言。”
闾又上表,觉得:“北狄悍愚,同于禽兽。所父老野战,所短者攻城。若以狄之所短夺其所长,则虽众不能成患,虽来不能深切。又,狄散居野泽,随逐水草,战则与家业并至,奔则与畜牧俱逃,不赍资粮而饮食自足,是以历代能为边患。六镇势分,倍众不斗,相互围逼,难以制之。请依秦、汉故事,于六镇之北筑长城,择关键之地,常常开门,造小城于其侧,置兵抜守。狄既不攻城,野掠无获,草尽则走,终必惩艾。计六镇东西不过千里,一夫一月之功,可城三步之地,强弱相兼,不过用十万人,一月可就;虽有暂劳,能够永逸。凡长城有五利:罢游防之苦,一也;北部放牧无抄掠之患,二也;登城观敌,以逸待劳,三也;息无时之备,四也;岁常游运,永得不匮,五也。”魏主优诏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