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娣性巧慧,能得上意,从上来朔方。时从兵单寡,良娣每寝,常居上前。上曰:“御寇非妇人所能。”良娣曰:“苍猝之际,妾以身当之,殿下可从后逸去。”至灵武,产子;三日起,缝兵士衣。上止之,对曰:“此非妾自养之时。”上以是益怜之。
安禄山使孙孝哲杀霍国长公主及王妃、附马即是崇仁坊,刳其心,以祭安庆宗。凡杨国忠、高力士之党及禄山素所恶者皆杀之,凡八十三人,或以铁棓揭其脑盖,流血满街。己巳,又杀皇孙及郡、县主二十馀人。
贼遣兵寇扶风,薛景仙击却之。
庚辰,上皇至成都,从官及六军至者千三百人罢了。
太子至平凉数日,朔方留后杜鸿渐、六城水陆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盐池判官李涵相与谋曰:“平凉散地,非屯兵之所,灵武兵食完富,若迎太子至此,北收诸城兵,西发河、陇劲骑,南向以定中原,此万世一时也。”乃使涵奉笺于太子,且籍朔方士马、甲兵、谷帛、军须之数以献之。涵至平凉,太子大悦。会河西司马裴冕入为御史中丞,至平凉见太子,亦劝太子之朔方,太子从之。鸿渐,暹之族子;涵,道之曾孙也。鸿渐、漪使少游居后,葺次舍,庀资储,自迎太子于平凉北境,说太子曰:“朔方,天下劲兵处也。今吐蕃请和,回纥内附,四方郡县大略死守拒贼以俟兴复。殿下今理兵灵武,按辔长驱,移檄四方,收揽忠义,则逆贼不敷屠也。”少游盛治宫室,帷帐皆仿禁中,饮膳备水陆。秋,七月,辛酉,太子至灵武,悉命撤之。
李光弼围博陵未下,闻潼关不守,得救而南。史思明踵厥后,光弼击却之,与郭子仪皆引兵入井陉,留常山太守王倅将景城、河间团练兵守常山。平卢节度使刘正臣将袭范阳,未至,史思明引兵逆击之,正臣大败,弃老婆走,士卒死者七千馀人。初,颜真卿闻河北节度使李光弼出井陉,即敛军还平原,以待光弼之命。闻郭、李西入井陉,真卿始复区处河北军事。
戊申,扶风民康景龙等自相帅击贼所署宣慰使薛总,斩首二百馀级。庚戌,陈仓令薛景仙杀贼守将,克扶风而守之。
安禄山遣其将高嵩以敕书、缯彩诱河、陇将士,大震关使郭英乿擒斩之。
壬寅,上至散关,分扈从将士为六军,使颍王璬先行诣剑南。寿王瑁平分将六军以次之。丙午,上至河池郡。崔圆奉表迎车驾,具陈蜀土丰稔,甲兵全盛。上大悦,本日,以圆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蜀郡长史仍旧。以陇西公瑀为汉中王、梁州都督、山南西道采访防备使。瑀,□之弟也。
王思礼至平凉,闻河西诸胡乱,还,诣行在。初,河西诸胡部落闻其都护皆从哥舒翰没于潼关,故争自主,相进犯;而都护实从翰在北岸,不死,又不与火拔归仁俱降贼。上乃以河西兵马使周泌为河西节度使,陇右兵马使彭元耀为陇右节度使,与都护思结进明等俱之镇,招其部落。以思礼为行在都知兵马使。
裴冕、杜鸿渐等上太子笺,请遵马嵬之命,即天子位,太子不准。冕等言曰:“将士皆关中人,日夜思归,以是崎岖从殿下远涉沙塞者,冀尺寸之功。若一朝离散,不成复集。愿殿下勉徇众心,为社稷计!”笺五上,太子乃许之。是日,肃宗即位于灵武城南楼,群臣跳舞,上流涕歔欷。尊玄宗曰上皇天帝,赦天下,改元。以杜鸿渐、崔漪并知中书舍人事,裴冕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改关内采访使为节度使,徒治安化,之前蒲关防备使吕崇贲为之。以陈仓令薛景仙为扶风太守,兼防备使;陇右节度使郭英乿为天水太守,兼防备使。时塞上精兵皆选入讨贼,惟馀老弱守边,文武官不满三十人,披草莱,立朝廷,轨制草创,武人骄慢。大将管崇嗣在朝堂,背阙而坐,谈笑自如,监察御史李勉奏弹之,系于有司。上特原之,叹曰:“吾有李勉,朝廷始尊!”勉,元懿之曾孙也。旬白天,归附者渐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