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以保义留后朱友谦为节度使。
睦州刺史陈晟卒,弟询自称刺史。
丙午,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崔远罢守本官,以刑部尚书裴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贽,坦之弟子也。升桂管为静江军,以经略使刘士政为节度使。
壬午,以吏部尚书崔胤同平章事,充清海节度使。
庚寅,以周承诲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赐姓名李继诲,董彦弼为宁远节度,赐姓李,并同平章事;与李继昭俱过夜卫,旬日乃出还家,犒赏倾府库,时人谓之“三使相”。
唐纪七十八(起上章涒滩,尽重光作噩,凡二年)
光化三年庚申,公元九零零年春,正月,宣州将康儒攻睦州,钱閔使其从弟鋗拒之。
李克用大发军民治晋阳城堑,押牙刘延业谏曰:“大王声振华、夷,宜扬兵以严四境,不宜近治城堑,损声望而启寇心。”克用谢之,赏以金帛。
崔胤以太保、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徐彦若位在己上,恶之。彦若亦自求引去。时藩镇皆为强臣所据,惟嗣薛王知柔在广州,乃求代之。乙巳,以彦若同平章事,充清海节度使。初,荆南节度成沬以澧、朗本其巡属,为雷满所据,屡求割隶荆南。朝廷不准,沬颇怨望。及彦若过荆南,沬置酒,安闲觉得言。彦若曰:“令公位尊方面,自比桓、文,雷满小盗不能取,乃怨朝廷乎?”沬甚惭。
朱全忠在定州行营,闻乱,丁未,南还。十仲春,戊辰,至大梁。季述遣养子希度诣全忠,许以唐社稷输之;又遣供奉官李奉本以太上皇诰示全忠。全忠踌躇未决,会僚佐议之,或谓:“朝廷大事,非藩镇所宜预知。”天平节度副使李振独曰:“王室有难,此霸者之资也。今公为唐桓、文,安危所属。季述一宦竖耳,乃敢囚废天子,公不能讨,何故复令诸侯!且幼主位定,则天下之权尽归寺人矣,是以太阿之柄授人也。”全忠大悟,即囚希度、奉本,遣振如京师诇事。即还,又遣亲吏蒋玄晖如京师,与崔胤谋之;又召程岩赴大梁。
先是王郜垂危于河东,李克用遣李嗣昭将步骑三万下太行,攻怀州,拔之,打击河阳。河阳留后侯言不料其至,狼狈失据,嗣昭坏其羊马城。会佑国军将阎宝引兵救之,力战于壕外,河东兵乃退。宝,郓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