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梁王以河北诸镇皆服,唯幽、沧未下,故大肆伐之,欲以坚诸镇之心,既而潞州内叛,王烧营而还,声望大沮。恐中外是以离心,欲速受禅以镇之。丁亥,王入馆于魏,有疾,卧府中,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恐王袭之,入见王曰:“今四方称兵为王患者,皆以翼戴唐室为名,王不如早灭唐以绝人望。”王虽不准而心德之,乃亟归。壬寅,至大梁。甲辰,唐昭宣帝遣御史大夫薛贻矩至大梁劳王,贻矩请以臣礼见,王揖之升阶,贻矩曰:“殿下功德在人,三灵改卜,天子方行舜、禹之事,臣安敢违!”乃北面拜舞于庭。王侧身避之。贻矩还,言于帝曰:“元帅有受禅之意矣!”帝乃下诏,以仲春禅位于梁,又遣宰相以书谕王;王辞。
淮南节度使兼侍中、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弘农郡王杨渥既得江西,骄侈益甚,谓节度判官周隐曰:“君卖人国度,何面复相见!”遂杀之。由是将佐皆不自安。
晋周德威壁于高河,康怀贞遣亲骑都头秦武将兵击之,武败。
开平元年丁卯,公元九零七年春,正月,辛巳,梁王休兵于贝州。
壬辰,命保平节度使康怀贞将兵八万会魏博兵攻潞州。
武贞节度使雷彦恭会楚兵攻江陵,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引兵屯公安,绝其粮道;彦恭败,楚兵亦走。
癸未,以权知荆南留后高季昌为节度使。荆南旧统八州,乾符以来,寇乱接踵,诸州皆为邻道所据,独馀江陵。季昌到官,城邑残毁,户口雕耗。季昌安集流散,民皆复业。
仲春,唐大臣共奏请昭宣帝退位。壬子,诏宰相帅百官笺诣元帅府劝进,王遣使却之。因而朝臣、藩镇,乃至湖南、岭南上笺劝进者接踵。
礼部尚书苏循及其子起居郎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擢用;循朝夕望为相,帝薄其为人,敬翔及殿中监李振亦鄙之。翔言于帝曰:“苏循,唐之鸱枭,卖国求利,不成以立于惟新之朝。”戊戍,诏循及刑部尚书张祎等十五人并勒致仕,楷斥归田里。循父子乃之河中依朱友谦。
晋兵攻泽州,帝遣左神勇军使范居实将兵救之。
壬戌,梁王改名晃。王兄全昱闻王将即帝位,谓王曰:“朱三,尔可作天子乎!”
卢约以处州降吴越。
辛卯,以东都旧第为建昌宫,改判建昌院事为建昌宫使。
楚王殷遣兵会吉州刺史彭□攻洪州,不克。
镇海、镇东节度使吴王钱閔遣其子传鐐、传瓘讨卢佶于温州。
卢佶闻钱传鐐等将至,将水军拒之于青澳。钱传瓘曰:“佶之精兵尽在于此,不成与战。”乃自安固舍舟,间道袭温州。戊午,温州溃,擒佶斩之。吴王閔以都监使吴璋为温州制置使,命传瓘等移兵讨卢约于处州。
丁已,帝以亳州刺史李思安代怀贞为潞州行营都统,黜怀贞为行营都虞候。思安将河北兵西上,至潞州城下,更筑重城,内以防奔突,外以拒援兵,谓之夹寨。调山东民馈军粮,德威日以轻骑抄之,思安乃自东南山口筑甬道,属于夹寨。德威与诸将互往攻之,排墙填堑,一日夜间数十发,梁兵疲于奔命。夹寨中出刍牧者,德威辄抄之,因而梁兵闭壁不出。
河东兵犹屯长孑,欲窥泽州。王命保平节度使康怀贞悉发京兆,同华之兵屯晋州以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