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上谓侍臣:“近朝征敛谷帛,多不俟收成、纺绩之毕。”乃诏三司,自今夏税以六月,秋税以十月起征,官方便之。
壬午,张永德奏败唐兵于下蔡。是时唐复以水军攻永德,永德夜令善游者没其船下,縻以铁锁,纵兵击之,船不得进退,灭顶者甚众。永德解金带以赏善游者。
显德四年丁巳,公元九五七年春,正月,己丑朔,北汉大赦,改元天会。以翰林学士卫融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内客省使段恒为枢密使。
初,唐使者孙晟、钟谟从帝至大梁,帝待之甚厚,每朝会,班于中书省官以后。时召见,饮以醇酒,问以唐事。晟但言“唐主畏陛下神武,事陛下无贰心。”及得唐蜡书,帝大怒,召晟,责以所对不实。晟正色抗辞,请死罢了。问以唐真假,默不对。十一月,乙巳,帝命都承旨曹翰送晟于右军巡院,更以帝意问之。翰与之喝酒数行,安闲问之,晟终不言。翰乃谓曰:“有敕,赐相公死。”晟神采怡然,索鞋笏,整衣冠,南向拜曰:“臣谨以死报国!”乃就刑。并从者百馀人皆杀之,贬钟谟耀州司马。既而帝怜晟忠节,悔杀之,召谟,拜卫尉少卿。
周兵围寿春,比年未下,城中食尽。齐王景达自濠州遣应援使、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都军使边镐、北面招讨使朱元将兵数万,溯淮救之,军于紫金山,列十馀寨如连珠,与城中烽火晨夕呼应,又筑甬道抵寿春,欲运粮以馈之,横亘数十里。将及寿春,李重进邀击,大破之,死者五千人,夺其二寨。丁未,重进以闻。戊申,诏以来月幸淮上。刘仁赡请以边镐守城,自帅众决斗,齐王景达不准,仁赡愤邑成疾。其季子崇谏夜泛舟渡淮北,为小校所执,仁赡命腰斩之,摆布莫敢救,监军使周廷构哭于中门以救之,仁赡不准。廷构复使求救于夫人,夫人曰:“妾于崇谏非不爱也,然军法不成私,名节不成亏,若贷之,则刘氏为不忠之门,妾与公何脸孔见将士乎!”趣命斩之,然后成丧。将士皆感泣。
十仲春,壬申,以张永德为殿前都点检。
庚戌,徙寿州治下蔡,赦州境极刑以下。州民受唐文书聚山林者,并召令复业,勿问罪。有尝为其杀伤者,毋得仇讼。曏日政令有不便于民者,令本州条奏。辛亥,以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是日,卒,追赐爵彭城郡主。唐主闻之,亦赠太师。帝复以清淮军为忠正军,以旌仁赡之节,以右羽林统军杨信为忠正节度使、同平章事。
唐朱元恃功,颇违元帅节度;陈觉与元有隙,屡表元反覆,不成将兵,唐主以武昌节度使杨守忠代之。守忠至濠州,觉以齐王景达之命,召元至濠州计事,将夺其兵。元闻之,气愤,欲他杀,门下客宋垍说元曰:“大丈夫何往不繁华,何必为老婆死乎!”辛卯夜,元与前锋壕寨使朱仁裕等举寨万馀人降,裨将时厚卿不从,元杀之。
庚午,诏有司更造祭器、祭玉等,命国子博士聂崇义会商轨制,为之图。
唐齐王景达及陈觉皆自濠州奔归金陵,惟静江批示使陈德诚全军而还。
蜀陵、荣州獠叛,弓箭库使赵季文讨平之。
甲辰,帝耀兵于寿春城北。唐清淮节度使兼侍中刘仁赡病甚,不知人,丙午,监军使周廷构、营田副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