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后的三国 > 第180章 唇亡齿寒

我的书架

邓良此次出使东吴,很有些担当父亲遗志的气势,在他看来,蜀国的存亡存亡已经唯系在此次的东吴之行上。他肩上的担子,很重。

按邓良原打算的路程,是要前去建业去朝见吴国天子孙休的,不过刚到武昌,邓良就获得了孙休方才到达武昌的动静,邓良不由是悄悄窃喜,莫非是天佑大汉不成,从武昌到建业,起码也还得有四五天的航程,而多担搁一天,季汉就多几份伤害,能在武昌见到吴主,起码东吴的援兵就能多几天达到。

邓良来到武昌便迫不及待地想见孙休,但面对这类环境。他也只能是无法地接管了沈莹的安排。沈莹在驿馆为邓良设席,酒宴极其地丰厚,但邓良倒是食不甘味。

沈莹很客气,温文尔雅,应尽的交际礼节一样也式微下,但当邓良提出连夜面见吴主的要求之时。沈莹却彬彬有礼地回绝了:“非常抱愧,我主本日也是方才到达武昌,龙体欠佳,现在已经安息了,恐怕没法访问尊使,尊使远来,车船劳累,临时在驿馆安息一晚,明日便可面见我主。”

邓良揖礼道:“谢陛下夸奖,臣不过据实而言,并无夸大其辞之意,汉吴一体,荣辱与共,还望陛下慎行之。”

邓良早已料定孙开会摆困难用心刁难,这也是平常的交际词令,蜀吴两国虽为联盟,但远还没有到密切无间,能够两胁插刀的份上,面对吴主的推托,邓良明显也早有筹办,当即道:“汉吴既为联盟,当休戚与共,唇齿相依,今魏伐汉,汉之唇亡,吴亦齿冷。益州有山川隔绝,东吴有长江之险,此三国之鼎立之基石也,若汉亡,益州之险不复存也,魏军占有长江之上游,长江之利也必荡然无存,陛下恐怕将寝食难安。陛下救益州,非救汉也,实乃救吴也。今魏国大肆伐汉,重兵云集于西北,如何得瑕顾及东南,在淮南襄阳布兵,不过是虚张阵容罢了,陛下切勿为其所惑。”

孙休淡然隧道:“朕素闻汉大将军姜维文韬武略,才干卓绝,乃当世之名将,有姜伯约在,何患魏之攻也?”

孙休呵呵一笑道:“卿果能言善辨,先皇活着之时,就常赞令尊有雄辨之才,本日看来,卿与令尊比拟,也是不遑不让。”

孙休点头道:“卿之言朕也深有同感,如许吧,卿舟船劳累,临时先回馆驿歇息,容朕考虑一二,马上答复于卿。”

至于可否压服东吴派出援兵,邓良是很有信心的。

沈莹满脸东风隧道:“我主有旨。请汉使现在晋见,邓大人,请吧。”

吴蜀之间有相互互市的条约,商船来往频繁,不过通过永安和西陵两道关卡时,都要停船接管两国的查抄。但邓良的船只例外,它是有交际豁免权的,以是在西陵没有颠末甚么担搁,就顺水持续东下了。

邓良的父亲邓芝就是出了名的交际家,当年夷陵之战后,蜀吴的干系降到了冰点,诸葛亮为了重修蜀吴联盟,派邓芝为使者前去东吴。当时的情势很严峻,吴国高低对蜀汉都抱着极度的仇视心机,就连孙权也回绝访问邓芝,乃至有人向孙权建议砍下邓芝的脑袋去结好曹丕。

邓良道:“姜大将军镇守剑阁,以五万之众挡住魏将钟会十五万人马,令其不得寸进,此诚姜大将军之威也。然魏国势大,剑阁受阻,另遣偏师进犯阆中,我朝兵力有限,顾此失彼,姜大将军虽有能者,但是也是兼顾乏术,唯求贵国能尽快派出援兵,解汉之危亡。”

危急时候,邓芝主动地上表求见孙权,晓之以礼,动之以情,陈述短长,终究劝得孙权转意转意。在邓芝的调停之间,蜀吴两国重修旧好,邓芝的此次出访,也被以为是一次破冰之旅,就连孙权也盛赞邓芝,称能使两国握手言合的,也只要伯苗。

推荐阅读: 信息全知者     民国小妖女     快穿之薄命册     给渣受送终(快穿)     [娱乐圈]与权萌萌重逢的日子     上仙与我     我在诸天摆地摊     福妻好生养     快穿之该吃药了GL     你一直在我的伤口幽居     夜色销魂曲     梦幻西游之龙腾檀溪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