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进了伊歌城,几条门路便分开来,南往四周楼,东往凌王府,西往凤府,他们在路旁勒马,十一问道:“如何走?”
夜天凌目光淡淡扫过她的脸庞,自一旁宫娥手中铺了丝缎的托盘上拿起紫竹箫。
金碧光辉的延熙宫仿佛呈现了一片安好的天下,雪光莹莹,疏枝缀玉,轻风带起纷繁然雪影婢女。一个是青衫磊落,一个是白衣翩然,令人赞叹,令人神驰,令民气中尘虑尽去,只余这无穷风韵久久缭绕心头。
卿尘眼中的笑意微微顿了顿,随便问道:“本日太后大寿,你如何不在延熙宫?”
或安抚,或浅笑,或暖和,或另有一点儿叫人咬牙的戏谑。但是有一道目光带来的倒是清楚的不安――夜天溟,他那叫民气悸的谛视,自她本就不甚轻松的心头沉沉压过,仿佛决计肠留下了一道没法忽视的辙痕。
夜天凌答道:“皇祖母所赐,孙儿天然好好保藏着。”
太后对太子道:“这主张倒不错,但凌儿那性子心高气傲的,哪个琴师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十一摇了点头,道:“怪不得这吊儿郎当的模样和他如出一辙,一个他再加上你,今后在天都的日子还如何过!”
浊音尽收《梅花落》,箫声远,琴音淡,夜天凌与卿尘面向太后拜倒,同声道:“恭贺太后福寿万年,慈恩绵长。”
太后道:“恰是这个意义,凌儿,你赏不赏你父皇和皇祖母的脸?”
卿尘俏眉斜飞,黠笑道:“别人好说,你便能够真的不好过!”话未落地,忽而扬鞭作势往他马后抽去,在他一惊之下,却又撤鞭落空,本来只是吓他。
卫长征上前将手中两包东西交给她,道:“四殿下让我给女人送两样东西来。”卿尘衡量一下,感觉此中一包似是几本书,便抬手翻开来看,“哎呀”一声,喜出望外。
好久不见夜天湛说话,她奇特地昂首,却正见他脸上有种极轻的失落一闪而逝:“这话听着非常见外。”他淡淡说了句。
“是啊,我们几近把伊歌城都玩遍了。”卿尘道,“如何了?”
“孙儿在。”夜天凌站起来应道,“皇祖母有何叮咛?”
卿尘顺手折了一片叶子,拈在手里,站在那儿深深看着他,而后叹了口气:“你一向晓得我在四周楼,对吗?”
夜天凌向来不会拂逆太后:“孙儿服从。只是怕箫音过分平淡,热烈不敷,扫了皇祖母的兴。”
当晚太后赐宴延熙宫,宫中燃起无数盏琉璃万寿灯,光彩炫彩入云霄,碧檐金阑和太液池中的倒影相互辉映,仿佛瑶池琼筵。
龙柱之旁每隔数步,便有内侍手捧云鹤宫灯,照得殿宇光如白天。不时有宫娥鱼贯出入,托玉盘,执金杯,袅娜长裙飘洒而过,脚步轻巧,带着酒香芳香清冽。
夜天凌就在近旁,温馨地谛视着她和十一笑闹。卿尘在他马前擦身而过期俄然发明,不知是否因为落日暖光格外轻柔,他夙来冷冽的面庞之上清楚带着淡淡笑意,明朗而温和。
夜天湛低头浅笑道:“你的琴我固然只听过一次,但不成能忘得了。”
卿尘路上已得知是为此事来的,只是没想到合奏的人会是夜天凌,盈盈拜倒:“卿尘不堪幸运。”
鸾飞和父亲对视一眼,也忙笑着对太后道:“娘娘如果真喜好我姐姐,不如留她跟在您身边,我们姐妹也能常常得见,岂不分身其美?”
暮秋阴沉的这个夜晚,卿尘第一次踏入超出于全部伊歌城上的天子帝宫――大正宫。
卿尘笑道:“如此多谢了。”
“不管如何还是要谢的。”卿尘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