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 第97章
谁知陈小三倒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竟把事情弄得非常颤动。先是悄悄选了些三姑六婆,拣了那经常到深宅大院走动的,命她们无妨代为收些针线绣品,多有穷官宦之家的后宅乃至朱门大户的姨娘们因手头不余裕,暗里托了三姑六婆把些针线活换钱的;继而又放出风声去,说自家绸缎庄上有这么一批精美活计,系深闺淑女所出,引得那些受够了工匠绣娘之匠气粗糙的采买人赞不断口不说,又有一帮倾慕风雅的天孙公子听闻是淑女所作,争相竞买,买卖更是蒸蒸日上。
又道:“你千万别多心,因我们两个好,我才大胆这么说话,并不是藐视姨娘的意义。”
厥后薛蝌不得已带着幼妹上京,原拟借助贾家和王家的权势,好促进此事。谁料王子腾放了外任,贾家又是个外头面子里头苦的,人家梅家底子不买账,一来二去就担搁了。
探春见宝钗一副了然于胸的模样,却用心把话题往赵姨娘身上引,倒是保全她闺阁蜜斯的面子之意,心中不由得甚是感激。
几个月后果听人闲谈,说那些官宦之家也有后宅花消大了,入不敷出的穷官儿,为保持面子计,少不得将些女红活计交给后宅的女眷来做了,也有女眷闲暇做些针线,托了人拿出去换钱补助生存的。
宝钗也忙不迭清算伏贴,正要解缆,就见探春从秋爽斋那边走过来,只说迎春、惜春已是先走一步,要约着一共畴昔。
待到一封信写成,晾到干透了又用火漆封好,命陈义家的带出园子去,已是到了午餐时分了。此时诸女新搬入大观园不久,诸事尚未伏贴,厨房还未从贾府分离出来,诸姐妹都是出园子去贾母处一同用餐的。
前些时探春因喜好内里精美别致好玩的玩意儿,托宝玉出去买,特特地攒了好几个月,才攒下了十来吊钱,又花操心机做了一双鞋子给宝玉穿,作为谢礼,宝玉还老迈不甘心,想着推托呢。
故探春所说寄售之事,宝钗当然知情,却也只是平常的,于那详确之处就不知了,现在听得探春特地详询,笑着说道:“确是有此事。都是我们家的人闲着无聊,弄来玩的。如何忽而探听这个?”
只是国公府的女儿,为了些银钱竟然沦落到寄卖绣品的份儿上,固然拿姚静的话算是堂堂正正靠劳力用饭,光亮正大的很,并无一丝一毫值得惭愧之处,但世俗之人却不是如此对待。想来探春也深知此事不甚安妥,故而要待无人之时,方敢开口,摸索一二。这也幸亏宝钗常日为人好,探春晓得她不是那种乱嚼舌头的人,也不会因了些琐事就把人看低的,这才大着胆量开口相询。如果换了别人,只怕探春就干脆不说了。
有一日陈小三因些琐事去刘姥姥处说话,偶遇姚静,不晓得被她说了一句甚么,偶尔有所震惊,回了绸缎庄后,又推出甚么寄售形式,言说如有精美绣品,大可送到绸缎庄中寄售,所得银钱,扣除甚么渠道用度后,全归寄售人统统。
宝钗对于贾母要给宝琴求配之事有分歧观点。如果端的故意说给宝玉,岂有逼着王夫人收干女儿的事理?只不过是贾母和王夫人婆媳斗法的一种持续罢了。她还怕黛玉为此不安闲,特地比了例子透给黛玉听,钗黛之间倒没为了个宝琴弄出甚么不痛快来。
“信里可曾说婶娘可安好?”宝钗忆起薛二叔过世后不久,婶娘就得了痰症,忙问了一句。见陈义家的一脸茫然,却也叹了一口气,又命筹办笔墨纸砚,亲写信函一封,聊表吊问之意。信中却表示薛蝌,理应早早带着婶娘、琴儿入京为上,婶娘或因哀思过分,只怕身抱小恙,也该尽早延医用药,须知这上了年纪的人,病症自是拖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