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本体是当代人的冒牌货,这对和珅来讲确切有些毒手。
“儿臣给母后存候。”永璂伏下身,恰好跪在了一堆碎瓷片上。
和珅深吸了口气,咬牙道:“皇上......东巡之事......”
“皇......皇上......”和珅一时语。
弘历吹了吹滚烫的茶水,慢悠悠地品了一口,才发明和珅的话没了下文。
和珅从地上拾起文折,名单的第一行,就写着和珅两个字。
“主子求皇上,准予主子随扈东巡。”和珅毕竟是把心中所想的都说出来了。
弘历从案上取过一个文折,扔在和珅跟前:“你本身看。”
看着和珅希冀的眼神,弘历斥责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归去:“起来吧。”
“别欢畅得太早,此次东巡事关严峻,细枝末节都不能草率粗心,一旦出了不对,朕便唯你是问。”
乌喇那拉氏望着永璂果断的眼神,这才惊觉她的儿子真的长大了:“母后承诺你,定会保全本身。你在宫外也要万事谨慎,切不成莽撞行事,晓得了么?”
此时的坤宁宫中,乌喇那拉氏披头披发地站在内间,地上满是她发怒砸出的碎瓷片。跪了一地的宫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恐怕稍有不慎就被连累。
和珅晓得,弘历说的没错。外务府总管固然握有大权,但权力有多大,肩上的担子就有多重。就拿此次东巡来讲,大到帝后出巡的车驾侍从,饮食起居,小到东巡途中必备的应急药物,都要提早安排好,以备不时之需。
话未说完,一件物什就递到了他的面前。和珅定睛一看,竟是弘历贴身带着的手炉。
既然没有原身的天赋,他只能借助当代人的聪明,将要筹办的事项、物件列成一张表,用画圈的体例一项项确认无误。
弘历见他面色凝重,觉得他被本身的话吓住了,便放软了声音道:“朕将总管大臣之位交给你,便是信赖你有才气当此重担,不要让朕绝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