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想必极少与陌生男人对话,一时候有些无措起来。
她声音虽小,弘历倒是闻声了,恍然道:“师旷乃春秋期间闻名的乐工,传闻他精通乐律,尤擅操琴。史载师旷鼓琴,通乎神明。更有甚者说师旷曾为晋平公奏“轻微”一曲,引得玄鹤飞入殿内,被世人誉为吉兆。”
那女子祛生生地瞄了弘历一眼,声音几不成闻隧道:“这是师泰初琴,乃琴中古品。”
和珅听了这话,面上神采如常,内里却像吞了个馊馒头似的,沉闷非常。
女子仿佛没有发明弘历等人,仍用心肠吹奏着,直到一曲结束,方才抬开端。在红梅大氅的映托下,一张鹅蛋脸更显白净,弯弯的柳叶眉自有一番古典的韵致。
弘历笑道:“女人如果赏识鄙人,不知可否再奏一曲,让鄙人劈面聆听天人之音。”
因为天冷,赵妍晚穿得非常丰富,衣裙与大氅的下摆经常绊住她的脚步,下山一起多有不便。弘历走在她身后,看着她一步一颤,心下不安。当赵妍晚又一次几乎踩空时,弘历终究忍不住将跟前的女子一把抱起。
合法国泰等得不耐烦,想要出声之时,俄然听到山路上方传来了声响,一抬眼便瞥见弘历度量着赵妍晚下山来了。两面人马撞个正着,弘历明显也没推测在此处会碰上和珅与国泰,一时竟有些难堪。
那女人见状,也没有再推拒,只是轻声道:“还未知公子的贵姓”
心生怒意的和珅走得仓猝而断交,因此忽视了弘历在他回身之际,投注在他身上的目光。就连那女子奏完一曲,弘历仍然还望向和珅拜别的方向。
国泰见他没有反应,还欲再劝,下一秒却见他猛地窜改了目光,不再去看那亭中的男女,回身朝另一侧走去。
那女子听了弘历的一番话,眼中防备之色稍退,清澈的目光中透着几分敬慕。
弘历接过她手中的琴,温声道:“山路艰险,古琴还是由鄙人先代为保管吧,赵女人请。”
弘历见她拽紧了衣角不说话,便主动上前,打量起她面前那架古琴来。
当她看到弘历等人时,脸上暴露些许惊奇,随即眉心微蹙,略有几分被打搅的不满。
“能与公子同游,是小女子的幸运。”说完,又感觉过分孔殷般弥补道:“只是我单身一人......”
却说和珅固然朝另一边去了,却并未走远。国泰见他步子逐步放缓,半道儿上还愣住了,却也不敢催促,只能迷惑地跟在和珅身后。
和珅步子却越来越快,仿佛身后有追兵似的,他大声道:“这山中氛围闷得很,我到前头去透透气。”
“妍晚走得如许困难......朕......我不放心。”弘历含笑着解释道。
那女子这回,奏的倒是一曲《长门怨》。琴声幽幽,如泣如诉,像是有挥之不去的愁绪缭绕在心头。
弘历主动开口道:“鄙人本日揽胜,偶尔颠末此地,被女人的琴声所吸引,故而一时忘情,打搅了女人,还望女人不要介怀。”
和珅闻言,却眸光一闪。这么半晌工夫,就连妍晚也叫上了。他看了看面前依偎着的两人,又看着笑得一脸意味深长的国泰,俄然感觉本身有些多余。
弘历笑道:“山路多艰,女人一人多有不便。不如让鄙人陪女人一同下山,也好有个照顾。”
世人走近山涧处,溪水淙淙有声,将那琴音盖了大半。和珅侧耳谛听了一阵,指着一个方向道:“皇上,在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