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权奸复国的可行性报告 > 第27章 不可得罪的慕容公子(上)
种谔退兵后不久,伐夏之战情势急转直下。因夏人收缩防备的战略安插恰当,深切敌军要地的宋军后勤辎重屡遭攻击,各路宋军因后勤不继而败退,丧失非常惨痛。十一月末,高遵裕所率环庆、泾远在灵州遭受大败。宋军五路合围之势被破,几路雄师只得一退再退。伐夏之初,宋军原定打算乃是五路雄师合于横山毁灭西夏,可终究在军事上获得的服从却仅仅只是占据了银、石、夏、宥诸州和横山北侧一些军事要点。
“那为何……”乔峰不解。
站在一旁的公冶乾闻言,面上微微一抽。他还记得四天前见那密探时的景象。公子爷问了他三个题目:“你是何人?在西夏一品堂是甚么品级?对西夏一品堂你晓得多少?”
“这……这……真是……”乔峰语无伦次地感喟,“难以置信!”
假的!慕容复倒是悔怨不迭,他出身难堪本来求的便是一个冷静无闻,具本写护理之法明显是平白招惹费事。只是这世上偏有那么些人,品德过硬实足真金,见他忧国忧民,旁观者也免不得被感化着劳心劳力。前有苏轼后有乔峰,慕容复实没法回绝他们,只得强笑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想到苏轼,便又想起能把这“发明”护理之法的功绩推到偶像的头上去,这才放松了下来。
元丰五年的正旦,慕容复是在米脂度过的。正旦以后,延州知州沈括到访。沈括是宋时汗青上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由他所著的科学典范《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在学术上,沈括的确无愧于他的科学家之名,他为人好学长于脱手动脑,并且没有任何知识视野上的偏狭,恰是因为他的记录,中国当代的很多技术发明得以传承。但是,沈括在学术上的成绩却并不能袒护其在品德操守方面的缺点。能够说,在政治上沈括不但不巨大,反而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人、捕风捉影的妙手。沈括与王安石本是世交,王安石主张变法图强,他曾死力为王安石鼓吹。但是,一旦变法失利王安石下野,他又翻脸无情对王安石落井下石。为此,王安石曾评价沈括道:“沈括小人,不结婚近。”而比王安石更不利的,是苏轼。沈括与苏轼本是老友,可沈括却以“与轼论旧”为名将苏轼的新作誊写到手,将此中能够曲解为诽谤君父讽刺变法的诗句呈报给了宋神宗,一手掀起了差点让苏轼丢了性命的乌台诗案。沈括如许的为人天然为时人所不齿,乃至于在他身后既没人给他建碑也没报酬他写墓志铭,史乘上也没有伶仃的传记,不管生前身后都痛遭非议无人敢与其为伍。
沈括的为人,在宦海上也算是人尽皆知。种谔不肯与沈括连累太深,以免遭他反咬,是以这几日看他在伤虎帐里乱闯也只假装不知。有种谔这个鄜延道总管典范在前,全部鄜延军高低皆非常默契地将沈括视作隐形。唯有乔峰这个宦海新手不知深浅,去寻慕容复为沈括讨情。
战役结束以后,天然是论功行赏。种谔右迁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批示使。种师道官授左班殿直,乔峰晋仁勇副尉,慕容复也因照顾伤员得力补充凤州助教。值得一提的是,乔峰的仁勇副尉乃是正九品的武散官,慕容复的凤州助教倒是从九品的职官。慕容复虽说比乔峰低了半品,可按照宋朝官制,文官天然比武官高半级,职官比散官高半级,是以这两人的职位应是不相高低。可现在两人俱身在军中,倒是乔峰比慕容复更得重用。但是说到底,不管文官武官、职官散官,毕竟也不过是九品芝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