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52章 袁崇焕评传(11)
和约条目是片面对仇敌无益?还是两边划一,或短长参半,乃至对我方无益?
天启四年蒲月,毛文龙遣将沿鸭绿江、越长白山,攻入满清东部,为守将击败,全军淹没;五年六月及六年蒲月,曾两次派兵攻击满清城寨,两次都丧师败归。毛文龙兵戈是不可的,但是比年攻击满清要地,不失为有管束作用。当时候明军一见清兵就望风而遁,毛文龙胆敢主动反击,该当说勇气可嘉。
当时袁崇焕刚出山海关,还未建功。明朝独一能与清兵打一下的,只要毛文龙一军,以是他名誉相称大。当时董其昌曾上奏说:国度只要有两个毛文龙,努尔哈赤可擒,辽地可复。他这道奏章,当然只要书法上的代价,但由此也可见到普通朝臣对毛文龙的观感。毛文龙不竭升官,升到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天启天子提到他时称为“毛帅”,不叫名字。
当袁崇焕罢官家居之时,皇太极见劲敌既去,立即肆无顾忌,不再称汗而改称天子。
[7]崇祯五年,宣府巡抚沈棨和清军立约互不侵犯,崇祯便把兵部尚书熊明遇撤职查办,沈棨下狱。而后他更下旨给守边的官员,任何人不得与满清有片纸只字的交通。
回绝和满清缔和,是崇祯平生最大的笨拙。他初即位时断根魏忠贤逆党,措置得非常夺目,因而臣下大捧他为“英主”。他今后就飘飘然了,真的以“英主”自居,以为“英主”决不能和背叛的“建州卫”让步。在明朝君臣的看法中,“建州卫”始终是中国天子部属一个小官的领地,天子决不能跟小官谈和。至于使得天下亿万群众活不下去,那是另一回事,天子的庄严不能有涓滴侵害。
天启七年正月,清兵征朝鲜,因为毛文龙不竭在火线骚扰,因而分兵去攻他所驻守的铁山。毛文龙大败,逃上了皮岛。
皇太极一向千方百计的在乞降,不但本身不断的写信给明朝鸿沟上的官员,又托朝鲜居间调停,要蒙古王公上书明朝提出奉劝。每一个战役的根基目标,都是“以战乞降”。[4]他清楚的熟谙到,满清决不是中国的敌手,中国政治只要稍上轨道,满清就非亡国灭种不成。满族的经济力量很亏弱,不产棉花,不会纺织,衣料不能自给,首要的支出是靠掳掠。[5]皇太极写给崇祯的信,实在谦虚到了顶点。[6]
毛文龙是浙江杭州人。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在崇祯二年(公元一六二九),那是己巳年。再早一百八十年(一四四九),一样是己巳年,我另一名同亲杭州人于谦为明朝立了安邦定国的大功。那一年产生土木堡之变,天子为蒙前人掳去,于谦击退内奸,安宁了国度。于谦恭袁崇焕都是兵部尚书,于做总督,袁做督师,职位相称。[1]两人厥后都为天子正法,都是明朝着名的大忠臣。
[5]《天聪实录稿》,七年玄月十四日,清太宗致朝鲜国王信:“贵国断市,不过以我国无衣,因欲困我。我与贵国未市之前,岂曾赤身赤身耶?即飞禽走兽,亦自各有羽毛……满洲、蒙古固以劫掠为生,贵国固以自守为素。”
如果是前者,当然该当决然回绝;如果后者,便可考虑接管,需求时乃至还须尽力图夺。在当时的局势下,建立和议明显于明朝有严峻好处。非论从政略、计谋、财务、经济、群众糊口那一方面来考虑,都应与满清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