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55章 袁崇焕评传(14)
在任那边所兵戈,都须设法立于不败之地。在都城抗敌,更是绝对要立于不败之地。除非先将天子与统帅部先行撤出都城。
这时又有尤世威一起援兵达到,另有侯世禄部一军,两路军队人数未几,战役力也不强,如派去和清兵比武,一战即溃,反而沮乱全军军心,影响京师城防。袁崇焕派尤世威部去守昌平,那是明成祖以来源代天子的陵寝地点,如果给清兵攻占,掘了天子祖宗的宅兆,此事非同小可。他派侯世禄部去守三河,以作蓟州的后应,目标是管束清军,乘机可截断清兵归路。北京的卫戍军队本来有所谓“京营”,在明太祖时是天下诸军之冠,精锐之极,但是这时久未练习,早已无用,[10]以是袁崇焕派满桂和本身所带的九千马队守北京。
“迩者师旅频兴,相互诛戮,生民罹祸实甚。上天好生之德,我两国当共体之。即我两国之主,以战役之故,不遑暇逸,亦非以是自安也。言念及此,欲盟诸六合,共结和好,永息兵戈,使一国子孙臣庶,奕世获享承平。不然,战役何时止息?两国何由得臻治安耶?故遣使致书媾和,惟熟计而明示之。”
这类自觉标大众心机,实在是很可骇的,近代的大众心机学册本中常有提到。第一次宁弘远战,清兵猛攻,目睹城破期近,百姓就痛骂袁崇焕害人,清兵退后,便即大哭拜谢。据植物学家的调查陈述,合群的植物(如老鼠)在碰到危难时,常常会撕杀同类,或许是出于同一心机。
满桂身经百战,深知该当慎重,不成冒险求战,但天子催得火急之至,若不出战,必将与袁崇焕一样,无可何如之下,只得与总兵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等集马队、步兵四万布阵。皇太极令部下冒穿明兵打扮,拿了明军旗号,拂晓时分俄然攻近。明军不分友敌,顿时大乱,满桂、孙祖寿都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擒。京师大震。
祖大寿的母亲,这位八十多岁老太太很英勇,有传统的忠心,说得好,她是忠勇兼全,但失于“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说得不好,是老胡涂了,以妇人之见,误了大事,只求儿子不失忠孝之名,却未考虑到袁崇焕的安危和国度大事。在当时处境下,崇祯独一惊骇的是清兵攻入北京,独一能够依靠的只要关辽军队。祖大寿接到信后,对母亲的话必须当作耳边风,回奏天子:
这时清军中的大将见到袁崇焕兵少,主张立即攻城。皇太极终是顾忌袁崇焕,不肯攻城,推托说是怕丧失良将。
崇祯见祖大寿带领精兵走了,不睬北京的防务,这一下可急起来了,忙派了内阁全部大学士与九卿到狱中,要袁崇焕写信招祖大寿返来。袁崇焕心中不平,不肯写,说道:“皇上如有圣旨,要我写信,我当然奉旨。再说,我本来是督师,祖大寿听我号令。当今我是监狱里的犯人,就算写了信,祖大寿也不会正视。”但崇祯不肯低头,不肯正式下旨命他写信,只是不竭派寺人出来催促。厥后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劝袁崇焕说:“你的忠心和大功,天下皆知。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终须以国度为重。”袁崇焕想到了“以国度为重”五字,因而禁止了本身的倔强脾气,写了一封极诚心的信,要祖大寿回兵戍守北京。
这两名寺人睡在中间,将两人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十一月三旬日,皇太极命守者冒充忽视,让杨春逃回北京。杨春将听到的话一五一十的禀报了崇祯。[11]
以此威胁,或有能够迫使崇祯及众大臣开释袁崇焕,由他率兵抗敌。崇祯及朝中众大臣是卑鄙而胆怯之小人,便须以对于小人之道对于之。比及敌兵既去,威胁消弭,只要真正君子才会戴德而开释袁崇焕。但须知崇祯决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