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59章 袁崇焕评传(18)
[5]梁启超在《袁崇焕传》的题目上,加了“明季第一首要人物”的描述词,传中说:广东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的干系很陋劣,汗青上影响到全中国的人物极少,只要唐朝六祖慧能光大了禅宗,明朝陈白沙在哲学上昌明唯心论,成为王阳明的前驱,而“以一身之言动、进退、存亡,干系国度之安危、民族之枯荣者”,只要袁崇焕一人。(实在,他即便不提到康有为与孙中山先生,也该当提洪秀全。)又说:“故袁督师一日不去,则满洲万不能得志于中国。”康有为在《袁督师遗集·序》中说:“若吾粤袁督师之丧于谗间也,天下震惊,鬼神号泣,明社遂屋,余祸烈烈,波荡至今。呜呼,天下才臣名将多矣,谗死亦至伙,而恻恻于民气,震惕于敌国,非止以一身之存亡系一姓之存亡,实以一身之生命关中国之全局,则岂惟杜邮、钟室、冷风、金牌之凄感也。……倘使间不可而能尽其才,明或不亡。”他以为白起、韩信、斛律光、岳飞四人被谗而死,虽令人感慨,但不及袁崇焕事件影响深远。李济深〈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论明清间事者,佥觉得督师不死,满清不能入主中原。”叶恭绰谒袁崇焕墓诗:“史笔祇今重论定,好申正气味群纷。”注云:“克日史学家钩稽究竟,证明袁如不死,满洲不能坐大,即一定克入主中原,故袁死所关之重,有同岳飞于宋。文天祥辈尚非其比也。”
在北都城的深宫里,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在拍着桌子发脾气。他又是焦心,又是惊骇,不竭的问寺人:“袁蛮子写了信没有?如何还不写好?这家伙跟我过不去,非将他千刀万剐不成。你们再去催,叫他快写信给祖大寿!”他蕉萃惨白的脸上出现了潮红,眼中充满了红丝,不竭的说:“杀了他!杀了他!”……
明朝是中国汗青上最独裁、最败北、统治者最残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为中国数千年中最暗中的期间之一。明朝当然应当亡,对于中国群众,清朝比明朝好很多。
流浪在门路上的饥民不晓得怪谁才好,只要怪天。他们向来对老天爷又敬又怕,这时归正要死了,就算在天国中上刀山、下油锅也不管了,他们破口痛骂老天爷,有气有力的谩骂,终究倒在地下,再也不起来了[10]……
在陕西,灾荒正在大风行。树皮草根都吃完了,饥饿的父母养不活后代,只好将他们抛在城角的空场上,这些孩子有的在哭号,呼唤:“爸爸,妈妈!”有的拾起了粪便在吃。到第二天,这些孩子都死了。但又有父母抱了孩子来丢弃。做母亲的看着满地死儿,舍得把手里的孩子抛下来吗?但如带回家去,莫非眼看他活活的饿死[9]……
[9]《陕西通志》,崇祯二年马懋才〈备陈灾变疏〉:“殆年关而树皮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安塞城西,有粪场一处,每晨必弃二三婴儿于此中,有涕零者,有叫号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者。”
汗青上有很多报酬人群立了大功业,令我们感激;有很多人建立了大帝国和悠长的皇朝,令我们赞叹。但是袁崇焕“逃亡徒”式的尽力和苦心,他极度悲惨的遭受,这个存亡以之的“痴心人”,这个没法无天的“泼胆汉”,却更加激烈的荡漾了我们的心。
天子的信使快马驰出山海关外,将这封信交在祖大寿的手里。祖大寿读信以后,伏地大哭。讯息传了开去:“督师有信来!”
在通向长城关隘的大道上,数十万汉人男女哭哭啼啼的行走,骑在顿时的清兵挥动鞭子在摈除。清兵不竭的喝彩大呼,这些汉人是他们俘虏来的仆从,男的押去辽东为他们做苦工,女的分给兵将淫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