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武脸一红,恼道:“哥你胡说甚么呢!不过是赶上了,说几句闲话。”
常武愣愣地盯着她脸瞧,似是没认出来。
这番,张婆子听闻安国公去了,跺了顿脚,道:“怎的偏生在这时候?今儿早晨都别想歇了!”
此话甚为不敬,但现在留在厨房里的皆是不入等的灶下婢,自不会同管事婆子实际,都低了头装没闻声。
“哪有甚么难堪处,我在大厨房打杂,妈妈姊妹都待我很好,有个安身之所于我姐弟而言已顶好不过,不求太多。只是潜生在回事处做小厮,他年纪小脾气又不好,我又不好常去看他,还望常武哥哥照拂一二。”
实在他们两个去的处所都还不错的,约莫是进府时由赵彦清亲身点头的原因。
爵位袭给赵彦清,是安国公还在是便安排好的。大爷早夭,二爷三年前病逝,三爷是庶子,本来请封世子时是给二爷独子,七岁的赵攸弘,这也合适宗子嫡孙的端方,但经过太子巫蛊一案,国公府大不如前,也唯有赵彦清如许军功在身、行事凌厉地才撑得起门面,故而最后爵位落在了赵彦清身上。
“这丫头谁?瞧着背影蛮都雅的。”
怜雁不晓得这府中其别人作何想,但就连她一个入府不过三月余的灶下婢也晓得,陶氏甚不得赵彦清待见。俗言还道小别胜新婚,何况赵彦清如许离家四年的,谁知他不过返来两三日,便同陶氏闹僵了,而后没再踏入正房半步,不是去安国公处侍疾,便是宿在书房。
是以,张婆子在府里甚为扬眉吐气,经常夸言此番安国公府能在太子巫蛊案中不受连累,端赖陶家。
张婆子又扯着嗓门使唤其别人去,四喜手脚慢,少不得被吵架一番。
病逝的二爷赵彦明幼时是太子伴读,与太子干系甚好,是铁板钉钉上的太子党,而赵家和林家亦是通家之好,赵彦清比林少将林泰虚长几岁,据林泰的话说,就是他打从穿开裆裤起就喜好跟在赵彦清背面跑。
怜雁偷了个闲,从厨房拿了些剩下的猪蹄,去了潜生处。
何况她还要给潜生谋个好出息,这个好出息指的毫不但仅是在府里谋个管事做。
刚来时,怜雁干不惯粗活,出的漏子很多,张婆子经常骂她“白长一张俏脸,还不如去了窑子利落”,怜雁虽活力,但多日来的流亡早将一身傲气转为哑忍,她也是个有本领的,非论张婆子骂很多刺耳,面对她老是一脸温婉的笑容,见她表情好时便夸上几句,她让干甚么就勤奋地干,到最后张婆子见着她也就拉不下脸来吵架了。
然这些内里的风风雨雨与大厨房里的一干主子无甚关联,很多小丫头底子就不知公与侯的辨别,在她们眼里,官还在,府还在,月钱还是,这便是了。
因着陶氏的大姊在宫中甚得恩宠,不过六年时候,便从一小小的昭容晋升至贵妃,陶家是以水涨船高,在两年前陶老爷成了吏部尚书,半年前入了内阁。
怜雁低声应“是”,快步去了灶台生火。同在厨房的杜若很有眼色地打水来倒入锅中。
只是更让怜雁操心的是潜生。
怜雁与杜若非常相处得来。因为签活契的丫环不会如签死契的那样满脑筋想着如何把别人踩下去本身往上升,怜雁也喜好同这类人订交,且杜若待人宽和,起先怜雁刚来时没少帮她,是以二人便相好了。
怜雁将这些动静带耳地听了听,她并不惊奇,以安国公府,也就是现在永安侯府的态度,要在这场风波中满身而退是不成能的。
而现在则是回事处最繁忙的时候。潜生从未干过这些,怜雁非常担忧他一个气盛便获咎人,若获咎府里的管事赔罪也能畴昔,但若获咎别府的,恐怕就会严惩以给个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