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二人说谈笑笑地又买了些东西回家不提。
捡了榛仁放到口中,尽是香气。刚炒好的榛子比放凉了的还要好吃呢!
干菜并不是希奇的东西,虎台县里早有卖的,但是宁婉带来的干菜却又分歧,做得格外经心,既洁净又整齐。
不但是是因为大小榛子代价不一样要分开,炒榛子里也要按大小分歧分开炒,如许才不至于大的不熟小的糊了。以是看似村里人将山货便宜地卖到宁家,实在宁家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多着呢。
宁婉就笑,“做刨花水的刨花最好是榆木的,其次也如果桃木的,松木不成的。”她在赵家时见赵太太每日梳头都要用刨花水的,内里又加了几样药材,不但头发一点也不起毛,并且赵太太当年有难事时生的白发厥后又变黑了归去呢,俄然便想着给娘弄些刨花水梳头。
宁婉就笑了,“爹,你得了利钱给我娘买一根金簪子吧!”又用手比着说:“你看,就插在这里,不要太花梢的,只是云纹的就好。”
还没到过年,于氏便在发髻上插了一支金簪,宁婉的珠花也戴上了。本来她有了梦里的经历,总感觉本身还是个黄毛丫头,没甚么可打扮的,倒是喜好打扮娘,硬是帮娘将簪子插上,可娘听了她的话,可也不准她甚么也不精装,因而娘俩儿就都将新金饰用了。
常日娘也这般梳头,只是用了刨花水公然不一样,本来毛起来的碎发都伏贴下去了,又显得头发更加乌黑,只是光溜溜的乌发还似缺了点甚么。宁婉就有些悔怨,“当初那根金钗如果不卖了,现在给娘插上应当再都雅不过了!”
爹就叹道:“先前家里穷,你们几个孩子谁也没有金锁银锁的,现在石头命好,才生下来没几个月,竟有了一把大银锁!”
宁梁一贯不会拣好听的说,只是见幺女嘟着嘴,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盯着他,只得点头说:“都雅了,是都雅了。”
宁梁听了就点点头,“行。”又问女儿,“你要啥?爹也给你买。”
宁婉将一片长长的,卷成一个数层的刨花团放在一个临时充做刨花缸的大碗里,加了沸水泡着,过了几个时候见那水略有些变黄,一种淡淡的暗香飘子网来,再用手指沾了一捻,黏稠而又光滑,便晓得能够用了。
“你现在的语气大倒得很了!”
宁梁便不信了,“高上一倍也就算了,岂还能更高?那样谁会买?”
宁梁倒是笑着说她们,“既然买了就用着,过年的时候再买新的。”
“当然看出来了。”
宁婉应着,又抓了一把刚炒好的榛子递畴昔,“七嫂子尝尝。”
端了刨花水去找于氏,“娘,我帮你梳梳头。”
“现在离购置年货还早呢,”宁婉想了想说:“不过我也正要去一次虎台县,我们家里这些干菜也该卖出去了。”
无怪公公看上了婉儿呢,又无能又会挣钱,长得也好,还会打扮,的确是十里八村的人尖子。七嫂子想着便上前一步笑道:“婉儿,还忙着呢!”
宁婉便跟着爹去了虎台县。
于氏在一旁听了道:“你爹那里会买?不如等过年前你和你爹一起去虎台县一趟,趁便把家里的年货也购置了。”
七嫂子却停在她一旁,去看大盆里的榛子,“选榛子呢?”
宁婉就用心问:“爹,你可看出我和娘用刨花水梳头了?”
宁婉见状便也不再多说,搬场的事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是以让爹渐渐想通了就好。反拉着爹去了金店,公然给娘挑了一根双股云纹金簪,本身买了一对米珠的小花,又给石头买了一把银锁。
宁婉便细细地讲给爹听,“方才那家收干菜的,他家的货恐怕是要送到安平卫或者都城,以是只挑最好的要,别看给我们的钱比别处多,可我估计着猴头、蘑菇、猫爪儿菜他们的利起码要在几倍以上,就是最便宜的干菜也要翻上几番。”再次劝爹,“等我们家将来攒够了钱就搬出三家村,到虎台县里也也开一家如许的铺子,岂不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