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军开船放火之时,王威见明军始终被动挨打,内心不由一阵焦急,正思考破敌之法时,正见刘良佐的坐船前出,已经来到第一线。
明军集结于镇江,欲渡河援扬,阮大铖天然命人练习全军,练习水战,但毕竟明军练习光阴尚短,除了郑鸿逵部,其他明军都不算精通水战。
汗青上曹操连舟,为东吴火攻,南宋大将张世杰数次连舟,也一样失利,郑鸿逵也晓得连舟易被火攻所破,因此早已定下破解之法。
刘良佐闻之,感觉很有事理,随纳张天福之策,将清军兵船分为十队,每队都装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和弓弩,命令各队靠近明军战船时,先生机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船时,再用短兵器格杀。
这时跟着明军船队向北岸而来,刘良佐随领着总兵杨承祖、张天福,副将扬守成、张思达、高谦、延士依等人出战,兵力高达六万。
城楼上,何刚、曲从直等人已经泪流满面,扬州打的真是太惨了,打的真是太苦了。
“苦战两月,王师终至,扬州有救了!”王彦放下千里镜,感慨的说道:“陛下没有健忘吾等,朝廷没有放弃扬州!”
霹雷隆的炮声,绵绵不断,一道道水柱在船边被炸起,溅湿了船面上士卒的衣衿。
炮声霹雷,巨船颠覆,火光映红了江面,喊杀声充肃六合,一幕幕弘大而壮烈的战役场面,让左懋第热血沸腾。
长江北岸,多铎留少量人马监督扬州,带大队清军沿江设防,江面上清军战船也束装待发。
海军本是汉人所长,满清蛮夷只懂粉碎,不识神州技术,造不了船,练不了水军,但江北兵马尽降清庭,使得满清平空得战船千艘,海军数万。
炮弹时而砸断桅杆,引得船上一阵大乱,时而有将挡板和船身砸个粉碎,引得江水灌入,战船倾斜。
郑鸿逵为渡江前锋,批示十万雄师渡江同清朝海军开战,但他晓得以明军的环境,很难同清军海军对抗,随行连舟之计。
为了防备清军器攻,郑鸿逵还令士卒以泥涂船,再备长木、长竹,以应万全。
福船、吴淞船都是明军的大型战船,船上楼高如城,备大佛朗机火炮,碗口统等各种火器。
交兵不过半晌,明军同清军的差异便闪现出来,铁索连舟挪动迟缓,目标又大,清军几近每炮必中,明军打清军四下流动的兵船,却有些困难,射中不敷三成。
方国安部和新募之军都不善水战,郑鸿逵行连舟之计,铁锁连舟,上铺木板,使雄师如踏高山,以陆战之法来对抗清军海军。
下中午分,刘良佐亲身带领兵船作战,但明军船只庞大,清军船小不能仰攻,数次欲强登连舟,却接连受挫。
这时明军已经丧失战船二十余艘,死一千五百余人,而清军则只淹没七艘兵船,死八百多人。
“诸公!”跟着大明战船北来,王彦信心大曾,“救兵一旦突破长江上的清军海军,必定杀入运河直逼东门以外,吾等还须备下精锐兵马于东门内,筹办同援兵里应外合,击垮东门外的清虎帐寨!”
清军的大部分火船被明军顶住,一小部分则还是撞了上来,但明军之前用泥涂舟,使得火势大大降落,结果并不较着。
连环船长四丈,形似一船,实为两船,前船占三分之一,后船占三分之二,中间以两铁环相连。前船有大倒须钉多个,上载火球、神烟、神沙、毒火,并有火铳,后船安桨载乘兵士。战时顺风直驶敌阵,前船钉于敌船上,并扑灭各种火器,同时摆脱铁环,后船返航,后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敌船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