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五正日,另有甚么比粽子更便利的!

邻桌几个刚坐下来点菜的客人也叫他忽悠得口水直泛,恨不得摊主立即便买竹子、砍竹筒,替他们蒸出一盘来。摊主却给他们变不出竹筒和鸡肉来,只能承诺明天便买竹筒,先蒸个糯米的竹筒粽子尝尝。

宋时见他如此风雅,便笑着答道:“劳老丈惦记,本日我们要挤上去看戏,却不便吃冷淘了,只要买些便利拿在手里的吃食。”

端五正日,都察院的加班海潮也暂歇了歇,桓凌偷得浮生半日闲,陪他一同到灵泉寺。周王上回就是微服到这里被捉的,这回估计不会再来,两人稳稳铛铛地遛返来,筹办先细心看看戏台上的人再去认亲。

摊主道:“我家也有卖好江米粽子的,不知两位客长要吃甚么的?有小枣的、蜜枣的,也有自家熬的好豆馅儿的,白送一小碟沙糖,不敢收客人们银子。”

摊主可惜地叹了几声,一旁听他说了半天云南竹筒饭的人都说:“公子连夷人平常吃的东西都晓得,还能说出做法,定是个饮食大师,何不留个名姓?”

这竹筒蒸的京里又不认它作粽子,过了端五也能卖钱,倒是做得起的买卖。

不但宅院大、房舍多,中间还连着一座小小的花圃。花圃中从后海引出去一道沟渠, 在园西测汇成一池碧水,傍立假山,传闻还是个广结朱紫的风水。宋时虽不信这些科学的,却喜好这池子――现在池中固然没养甚么,但清清败叶枯荷、投些莲、荇、菱、芡的种子,今后到夏秋便是一片好景色。

宋时这才认识到失口,赶紧咳嗽几声,夹着粽子块说:“恰是,广西离云南近,有贩子在云南贩药材,提及他们那边夷人吃食跟中原分歧,爱有竹筒蒸饭。竹筒不但能做粽子,还能蒸菜饭,内里掺上豆子或搁上鸡肉、蘑菇……”

桓凌只觉着他这坐立不安的模样敬爱得难以言说,含笑替他得救:“我这兄弟又不是宋三元那样的名流,留了名姓又如何?倒不如只说是云南粽子,吃东西的客人见是奇怪的远地风味,来买怕的还更多呢。”

宋时肯意义给竹筒粽子留下这么个名流传说,端着盒食就想跑。

宋时忆起当年,不由又想起了另一种合适在人多场合举着吃的粽子:“如果有云南的竹筒粽子就好了,破开竹子,拿个棍从底下一穿,外头滚一圈糖,到哪儿都能吃。”

宋时回身便走,直走到看戏的人群核心才留步,磨着牙低声数落他:“你刚才说什没有谁着名?万一有人认出我就是……呢!今后这片人一提起我,就是做云南竹筒饭的宋……某某了!”

……不,宋氏油印、宋氏硬笔书法他就认了,这宋氏粽子就不消了吧。

“时官儿!”

这么多年没听相声,听人说到粽子的笑话,想起《大保镳》,仍然笑得直不起腰来。就是把这对口相声改成单口,传统艺术也还是魅力无穷,桓凌听着粽子师徒的名字还不想笑,听到“十八般兵器样样……稀松”时也忍俊不由。

不但是热着好吃的题目,待会儿挤到人群中,只怕连抬臂的空当都没有,纵是这粽子切得再好也不便利吃。

那摊主拍着胸脯道:“天然,天然,为着这位公子教小老儿做云南粽子,小老儿也要用心替你们看着。”

班主皱了皱眉,问道:“我们连日在这里唱《白毛仙姑传》,另有人不晓得这片场子是我们占的?你可瞥见那人甚么模样、演的甚么?”

推荐阅读: 九天吞噬诀     第24街酒吧     八零小甜妻     三国之我来当主公     冰河之下     蜜蜜宠婚,总裁老公药不停     照见星星的她     重生空间之光荣军属     火影里的文豪     死亡街区     一纸契婚:恶魔总裁的亿万冷妻     醉江湖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