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役中,gm当局前后建立过12个战区和2个行营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作战地区:鄂西北
副司令长官:韩复榘、李品仙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作战地区:绥远、宁夏、甘肃、青海、陕西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字俊如作战地区:河南省及安徽省一部
第三战区:苏南、皖南及闽浙两省
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下辖:第35军军长傅作义(兼),新编第2师师长金宪章,马队第1军军长赵承绶,马队第2军军长何柱国,
第3个人军司令官于学忠,下辖:第51军军善于学忠(兼),第12军军长孙桐萱,第55军军长曹福休,第56军军长谷良民
第一战区:河南及皖北
第四战区:两广
第11个人军司令官李品仙,下辖:第31军军长韦云淞
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卫立煌、蒋鼎文
中国驻印军副司令长官:郑洞国
武汉行营主任:陈诚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
第三战区:苏浙战区
滇黔绥靖公署主任:龙云
作战地区:广东,广西
副司令长官:李品仙、孙连仲、孙震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前后):何应钦(兼),张发奎
第三战区
第24个人军司令官顾祝同(兼),下辖:第57军军长缪溦流
作战地区:津浦铁路沿线,山东,安徽湖北河南一部分
虎门要塞司令陈策
第10个人军司令官刘建绪,下辖:第28军军长陶广,第70军军长李觉,第79师师长陈安宝,暂编第13旅旅长杨永清
第82军军长马步芳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
副司令长官:商震、薛岳、王陵基、罗卓英、杨森
司令长官:蒋介石(兼)
司令长官:何应钦(兼)
第九战区:江西及鄂南、湘南
第2战区:1937年8月建立。1937年8月20日任司令长官阎锡山(字百川),1937年10月13日任副司令长官黄绍竑(字季宽)。1937年12月,增加副司令长官卫立煌(字俊如)。下辖第6、第7个人军等军队。1939年3月12日任命朱德为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13日任命杨爱源(字星如)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虽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但仍兼任本战区副司令长官。此时的序列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朱德、杨爱源。下辖6个个人军,32个步兵师,5个马队师又14步兵旅、3个马队旅。1942年,蒋介石怀思疑卫立煌“亲共”,将卫从第1战区司令长官兼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的位置上调走。蒋介石的亲信蒋鼎文代替了卫立煌,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兼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1944年,蒋鼎文因作战得胜而引咎辞职。抗日战役胜利后,朱德不再是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第2战区改称太原绥靖公署。
副司令长官:罗卓英、杨森、王陵基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薛岳代理)作战地区:湖南省及鄂南、江西省一部分
第80军军长孔令恂
第四方面军:司令长官王耀武,副司令长官夏楚中作战地区:湘西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朱德
第2个人军司令官孙连仲,下辖:第30军军长田镇南,第42军军长冯安邦
副司令长官:傅作义、马鸿逵、胡宗南、乱世才
司令长官:顾祝同
第三战区:苏南及浙江战区
作战地区:甘宁青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