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地区:苏浙方面
第三战区:苏南、皖南及闽浙两省
总司令:陈诚
作战地区:安徽
副司令长官:唐式遵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前后):程潜,卫立煌,胡宗南
第四战区:闽粤战区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
冀察战区:
1938年11月
第一战区:
副司令长官:陈诚
司令长官:蒋鼎文
第2个人军司令官孙连仲,下辖:第30军军长田镇南,第42军军长冯安邦
昆明戍守司令:杜聿明
第3战区:1937年8月建立。1937年8月20日任司令长官冯玉祥(字焕章),1937年8月22日任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1937年10月4日,蒋介石由第1战区司令官转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改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12月30日,顾祝同升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下辖第8、第9、第10、第15个人军、都城保镳军等军队。1938年任唐式遵(字子晋)为副司令长官。1940年7月30日任命刘建绪(字恢先)为副司令长官。参谋长为邹文华。下辖4个个人军、2个游击区。1941年黄百韬(字焕然,号寒玉,冀察战区参谋长)为战区参谋长。1942年9月28日任命黄绍竑(字季宽)、上官云相(字晋卿,号纪青)为副司令长官。此时下辖3个个人军和3个军。1943年3月19日任命罗卓英(字尤青,号慈威,中国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为副司令长官,4月22日又免除其职务。1943年10初,温鸣剑(字磨须)继任参谋长。1945年1月5日任命韩德勤(字楚箴)为副司令长官。1945年,第3战区与第10战区合编为徐州绥靖公署。
第五战区:津浦南线战区
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
第九战区:江西及鄂南、湘南
作战地区:两广方面
第80军军长孔令恂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作战地区:皖西、鄂北及豫南
鲁苏战区:
司令长官:卫立煌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
武汉行营主任:陈诚
除这些战区外,另有总部地点的卫戍司令部、火线绥靖军队、军事委员会直辖军队。各区所辖战区偶然会有调剂或裁撤。
副司令长官:傅作义、马鸿逵
第21军团军团长邓宝珊
第59军军长张自忠
副司令长官:顾祝同(1937.8-12)
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下辖:第3军军长曾万钟,第9军军长郭寄峤,第14军军长李默庵,第93军军长刘堪,第15军军长刘茂恩,第17军军长高桂滋,第19军军长王靖国,第47军军长李家钰,第61军军长陈长捷,第14军团军团长冯钦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