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神采几变,有些捉摸不定起来。
如何赐婚,已不必多言,反正,卫秀深知公主不会害她便是了。
“卫秀?”晋王喃喃反复了一遍,脑海中当即便闪现出那道坐在轮椅上的身影,波澜不惊,安闲自如,叫人看不透的高深莫测。
旖旎缠绵的离恨之情,也缠绕上卫秀的心头,她张了张唇,心中有些羞意,但是对上公主湖泊普通粼粼密意的眼眸,她不由自主道:“会……”
他府中幕僚浩繁,他也不是个个都倚重的,此人有些目睹,晋王又多看了他一眼,记着了他的模样。想了一想,便唤了家令来,命备下贺仪,送至濮阳府上。
底下僚属奇道:“卫先生虽很有才名,两番献策,也得重用,可他不良于行,若说是良配,总差着些,陛下何故……”
世人神采各别。另有一人思考着道:“并未听闻濮阳殿下有触怒陛下之闻,也不见殿下克日得宠。”
濮阳看过,不由笑道:“倒与先生相配。”
濮阳朱唇轻启:“还未分离,我便已相思了。先生呢,可会想我?”
濮阳也想到此处,点头道:“确切,时下正逢年节,宫中各处皆繁忙,待过正旦……”她停顿下来,望了卫秀一眼,低声道,“便该预备起婚礼了。先生处,也需有所筹办。”
底下已有幕僚道:“臣记得,太师与赵王似有些端倪来往。”
只是,七娘这一嫁,京中景象,怕是会有些窜改。晋王悄悄想道。
一时候,京中大家都在群情此事。
自客岁起,天子便成心使荆王出头,也看看他的本事,若真大有可为,荆王也一定不能做太子。可惜了,近两年历练下来,荆王还是叫天子绝望了。他办事非常坚固,何如却无主意。换句话说,天子有差使托付与他,他必措置得安妥,不留首尾,可要他说一说本身的观点,倒是颠来倒去,不知所云。
说罢,二人目光一碰,又赶紧各自躲开。濮阳的脸红了,卫秀耳根也发烫起来。
竟然是他……
世人纷涌而动,或半途改投赵王,或入卫府密查口风,忙繁忙碌,叫本来喜气洋洋的京师都暴躁起来。
定是赵王急了。
卫秀转头与门子道:“请太师入内。”
卫秀虽一向未归卫氏,然卫太师故意衬着,京中何人不知,卫秀是卫氏后辈。此次濮阳公主与卫秀婚事必然,京中看似还是本来的模样,然公开下的潮涌却更加湍急。不说卫秀才干,单能得濮阳公主互助,赵王便是如虎添翼,诸王当中再无人可及。
濮阳在旁替她打个动手,看一间书斋一点点空下去,只剩了大件的案几,与矮几上一些摆件,卫秀惯用的笔墨,常看的书柬则都空了,不由道:“先生不日便要返来,这些便不要搬来搬去了。”
此时赐婚,恰是合宜。
卫秀与濮阳对视一眼,笑着道:“多数是为殿下来的。”
可他有才调不假,毕生与轮椅相伴更是人尽皆知。与天子对公主一贯偏疼相较,如此婚配,委实称得上草草。
濮阳笑容轻展,道不尽的和顺多情,分袂之愁,也放心了些。
她没来过几次,但那边有路,又通往那边,却记得一清二楚。一一贯濮阳讲解着,濮阳也听得当真,饶有兴趣的。待见过卫秀居住的房舍,见此处确切风雅,居住起来也非常温馨便宜,她才放心下来。
濮阳也不是踟躇聒噪的人,既然卫秀对此不在乎,她便也不说了。
濮阳与卫秀在殿中坐在,看门外来往侍从,皆是喜气洋洋的。
礼数全面,态度却非常冷酷。
公主大婚,不是小事,圣旨虽下,然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一礼不成少,接下去,二人都会非常繁忙。濮阳倒好些,她府上人手多,宫中也自有来人代为筹办,倒是卫秀,她那边也没个长辈,多数要她本身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