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苏昭公然严格查抄背诵环境,乃至还要求段增当场默写出来。
在最后的时候,他还会时不时的出一点不对,让苏昭找到机遇打他的板子,但到了前面,他却根基不会出错了。
很多讲授的内容,实在苏则之前都学过,但这一次重新学习时,苏昭还是以最严格的要求来对待。
苏昭拿过来一看,见上面笔迹清楚,内容详确,都是本身平时讲授的内容,根基没有甚么遗漏之处,顿时对劲的点了点头。
这一段将的是宋襄公与楚邦交兵的故事,宋襄公大志勃勃,想担当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
一时候苏昭心中意气风发,只感觉本身此次来洛阳,能碰到这么两个刻苦当真而又聪明过人的门生,这实在是个贤明的决定。
成果苏昭见了后,顿时又是一顿板子,只打得段增叫苦不迭。
现在颠末体系的学习,对于儒家文籍总算有了必然熟谙。
这个故事段增在宿世时就读过,不过此时听苏昭用顿挫顿挫的语气讲授,也别有一番意义。
要晓得顾景再如何心性成熟,但也只是个六岁的孩子,并且他本来就是被段家收留的孤儿,在心机上不免会有些自大感。
不但是对段增如此,对于苏则,他的要求一样是极其严格。
而对段增和苏则二人来讲,颠末这几个月同窗学习的时候,他们三人早已经建立了深深友情。
段增更是向顾景使眼色,用大拇指悄悄扣在桌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