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文魁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书(二更)

我的书架

徐火勃是当真读了起来,不过这一篇读来却感觉平平,不过是说一个励学故事,举得例子倒还新奇,事理也算透辟。只是比起其他几篇在社学里读的励学的文章,并没有太多分歧。

陶幼学心道,还好没有将这本闲草集弃之,不然不但错过一篇好文章,也错过了一名贤才。

陶幼学很喜好看书,每到一地,总喜好看本地名流的册本来体味处所风情。这一次担负提学官,就专门挑了生员里写得好的文章来看。

提学官对于这些生员。是能够剥夺其功名的。陶幼学这么说后,顿时门外一下子就平静了,人都走得精光,毛都不剩一个。

徐火勃心道,这作者究竟是谁,竟能获得李贽的盛赞,甚么这……这不是第一篇时文的作者嘛?

这时鼓噪声模糊约约从驿站大门别传来。

陶幼学摆了摆手道:“就说本官车马劳累,本日不见任何人。”

当下陶幼学又读了一遍,还是不喜好这等浮华之作,然后又一目十行地看上面的文章。看了数篇后陶幼学神采垂垂好了,心道这本闲草集里还是稀有篇文章可取的。因而陶幼学又在纸上记录下叶向高,陈应龙等名字。

陶幼学没有理睬内里拥堵的人。而是直接进入驿站里给他筹办的房间,召来两名早在此打前站的幕宾。

“是。”

书办道:“这些都是在闽地书肆上卖得好的书,很多是书院的弟子,本地的生员写的。”

陶幼学当下想将书弃之,但又转念一想,既是此人既为府试第一,申明文章还是有可取的处所的。

徐火勃心想,不可,连李贽都说好的文章,我见得不觉好,是我的不可,而不是文章不可。

陶幼学拿着巾帕打扫着官服几处不起眼的灰尘,他出身科举王谢,常日对仪表礼节都是非常正视,现在身为一省提学自是要为人师表,他不能在去处上呈现任何忽视。

陶幼学看了下篇首的作者署名,不由不成思议道:“此篇竟是府试案首之作,为何前后两篇,文风判若两人?”

陶幼学放慢了速率,将这为学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完,最后道:“这文章言语精当,我竟不能删增一字,立意发人沉思,可与伤仲永一较是非了。难怪李卓吾称此为百年一见的好文。”

一名幕宾道:“东翁,前任提学半个月前,已是去杭州到差了。现在提学道衙门内无人。”

这时候书办,抱着厚厚一叠的书恭恭敬敬地放在了陶幼学面上的案上。

陶幼学翻到了最后一篇,看了几行,便忍不住站起家赞道;“这篇文章何人写的?吾当举之!”

因而陶幼学点点头道:“放下吧!”

陶幼学现在入闽,恰是要代替,已任满三年,右迁浙江参政的原提学胡定,担负提学官,并方丈八月的院试。

除了几人外,陶幼学又扫了一眼注释,这注释也写的不错,称得上旁征博引,注释里有几句话的出处,连他也是第一次传闻。陶幼学心想,此请来的校书的必定博学鸿儒才是。

陶幼学又取了一本书看了一会,摇了点头道:“此人驰名无实。”

“大宗师是否先看看帖子,很多生员都是千里迢迢从省会赶来的。”

车队一至驿站大门就有无数人在外等待。

他们在这时候来拜见,目标不言而喻。

陶幼学问道:“门外甚么声音?把驿丞召来!”

陶幼学一口气看了好几本书,待脱手拿起一本时,看了下竟是李贽点校,不由讶然。

陶幼学道:“也好,你先行一步,到了提学道衙门里,将统统公文全数封存,待本官到达后。再作措置。”

仙霞岭位于浙江入闽的要道上,这里经两百里水路后,便是浙境。

推荐阅读: 传奇刑警     长官,你不是法医是天师     逐鹿轩辕     拉仇恨之王     肆意称王     出狱后,我医圣的身份被曝光了     红颜谋:哑女枫华     小公子貌美如花     逆袭人生:王者归来     爱是一道不灭的光     至高魔王     再婚难逃,总裁步步逼婚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