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伯点了点头:“你小子这倒聪明了一回,我们此番行动的目标地,就是这个李由将军墓。”
“停吧停吧!”三师伯一挥手打断我的背诵,冷哼一声,说道:“当初老四非要送你们上甚么学,我就说了没用!哼……现在究竟摆在面前,真他娘的跟你师父一样,都是没用的东西!”
“看甚么看,持续啊!”三师伯抬手又要揍我,我从速抱着脑袋往中间一闪,大声背道:“武……武陵人以捕鱼为业,见一山,有小口,从口入,有……有……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鸡……鸡犬……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从哪儿来……”
我的这些思路闪得缓慢,一刻也不想再给我师父脸上争光,当即点了点头:“哦,这一提陶渊明,我想起来了,仿佛是初中时候学的一篇古文。”
闻言,我带着满腹的猜疑往画的左下角一看,切近山川中间另有一列小字,是篆体,更切当的说,是小篆。我认得不全,勉强只能认出一个“三”、一个“川”,另有一个“李”字,我小声念叨:“三川甚么甚么甚么……李甚么甚么。”
我脑筋一嗡,顿时蹦出这么几句:“地盘平旷,屋舍仿佛,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中来往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莫非这幅画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复原图?”
我不知为何,俄然有种见到我师父的错觉。小时候师父教我读书,我仗着本身影象力不错总不用心,成果天然大打扣头,十句能记错九句半,气得师父常常都是这类恨铁不成钢的口气,一遍各处教我念,念着念着耐烦就磨没了,我就只剩挨打的份儿。
不过,我的这类长久的错觉很快就被突破了,三师伯紧跟着噼里啪啦又把我师父臭骂了一顿,不过还是说他教徒无方,狗屁不通之类的。
能够说,我跟师弟能接管到这么好的教诲,一向从小学念到大学,我师父在这内里功不成没。师父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该是错的,万里路要行,万卷书也要读,不然就轻易走上岔路。一小我如果落空了持续学习的才气,那么这小我就是死了,死在不再进步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