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派人到鲁、苏、皖、豫等地招募2250名步兵,300名马队,再加上4750名定武军,称“新建陆军”,作为他小站练兵的兵源。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以德军为底本,制定了一整套近代陆军的招募轨制、构造体例轨制、军官任用和培养轨制、练习和教诲轨制、粮饷轨制等内容的建军计划。在军事设备上,袁世凯重视兵器设备的近代化和标准化,大胆采取西方的先进技术。夸大实施新法练习的严格性。这股军队厥后生长成为北洋六镇(北洋新军。为清末陆军主力,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亦多源自清末新军。袁世凯聘德军官十余人担负教习,又从天津武备书院中遴选百余名门生任各级军官,并援引和培植一批私家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节制。这些人今后多数成为清末民初的军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北洋新军亦逐步成为袁世凯小我的政治本钱,使其成为北洋军阀的鼻祖,正如美国粹者鲍威尔所说:“袁氏的军法虽严,他仍然为兵士所恋慕,这并非不测,因为他亲身看管他们,并且定时发饷。再者,他向他们灌输了虔诚的看法,不过首要只是向袁世凯而不是向天子尽忠。”
1884年金玉均等“野蛮党”人士策动甲申政变,试图颠覆“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乞助,袁世凯批示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安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严峻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入权势,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役之际谋取朝鲜的诡计,推迟了中日战役发作的时候。袁世凯因这一事件遭到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正视,同时也使日本人对袁世凯“憾之砭骨,百计排陷之”[15。他的同僚吴兆有等亦非常妒忌,进犯袁世凯“妄开边衅”、“擅挪军款”。袁世凯遂于1885年初返国,赋闲在家,以避进犯。但是李鸿章决定重用袁世凯,命袁世凯于1885年10月护送大院君回朝鲜,同年11月又封年仅26岁的袁世凯为“驻扎朝鲜总理谈判互市事件大臣”,位同三品道员,摆布朝鲜政局,仿佛朝鲜的太上皇。袁世凯在朝鲜期间的任务是在“各国互市”、“盟国环伺”的环境下,使朝鲜“明尊亲之义,定摇惑之志,内修政治,外联邦交”[16。换言之即强化清朝和朝鲜的宗藩干系,制止朝鲜独立自主的偏向和日俄等国的窥测。由此袁世凯不成制止地在干与朝鲜内政,乃至不止一次策划废黜朝鲜国王李熙。17]袁世凯干与朝鲜内政的做法引发了朝鲜国王和一些大臣的不满,清廷中也不竭有人弹劾他。比如1888年1月朝鲜国王李熙致函要求清廷撤袁世凯,随后朝鲜驻华官员金明圭奉李熙之命,要求李鸿章换人。清廷内的张謇、张佩纶等也曾进犯袁世凯“侈然高傲,虚骄尚气,久留朝鲜,于大局无益”。18]李鸿章力排众议,不但让袁世凯持续留朝任职,并于1890年2月给袁世凯写了“血性虔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的考语。19]袁世凯在朝鲜的十二年固然因为其年青气盛而采纳一些过激、卤莽的手腕,但有效地停止了日本和沙俄对朝鲜的渗入。直到甲午年日本挑起战役前还曾经多次派人暗害袁世凯,只不过没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