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于人间,人间即仙山,
如是俱无有,乃是真无者,
若不自净者,不是修德人,
纯心乃正意,正知作正行,
德真之人,遇真人则共坐,离真人则独坐,不但不求人庇护,尚能够不时庇护于人,若一念赞叹,一念拥戴,一念庇佑,世人少如是心,而德真者不时有如是心,彼于梦寐,心尚如是,其意之纯,为真人之所爱乐,德真之人,不须访求真道,真道自来来往,不德之人,求而不得,真道人在前,彼心自远,未曾得见。
生来活下去,心永不离真,
你们修法所为何事?必有所觉得之事,但是此事于人间如何,于你糊口将是如何,于你此生将是如何,于你所爱所愿复是如何,将此等事前理清楚,然后决计去做,矢志不渝,不离初心,永无痛恨,方是做事之人。
善将恶消弭,善恶一合无,
不要把打坐修炼看的太沉重,那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是让身心歇息的一种行动,以是修炼打坐的人不该让心太沉重,心若轻松了,身材也会轻松,不需求五气朝元就能够身轻心安,善摄生,如是罢了。
自净彼情意,乃能够纯洁,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则不逊远则怨,如有人对你们好时,你们会很尊敬,若不对你们好了,你们却不免生出痛恨,同理,修炼能帮你们时,你们会赞美,若不能帮你们时,你们就会诽谤,这都是宵小之心,非论你们为或人某事支出再多,记着一件事,那人那事是不欠你们的,你们没有收成时也不能见怪于人、事,不怨天不尤人,如许才是精确的糊口态度。
心无有分量,亦无存亡人,
本无统统有,统统贪亦幻,
莫无私贪婪,统统法皆幻,
真意合幻心,幻人即真仙,
不明真道者,但应修德真,
心重之人,宜将修炼之事看作平常事,莫正视之,心轻之人,宜将修炼之事看作端庄事,应正视之,心尚不定,不成修法,无福有祸,强为成灾,若不修道,当修德,若不修德,当修善,若不修善,当修自爱,若不自爱,汝等好去。
正意行浅显,浅显即此岸,
心行是底子,诸法是缘分,
无圣无神人,至人亦假分,
也不该碰到困难苦厄就找打坐修炼等体例处理,因为你们要有精确的糊口态度,若你们没有精确的糊口态度,修炼是必然不会有成绩的,哪怕你能说破了天,上真是不会例外让你跟他们同列的。
存亡一旦休,统统被打却,
当你们碰到题目就找修炼的时候,你们不能处理题目就会见怪修炼,这不是明智的,正道修炼本没有罪,也没有忧患,只因为你们本身的糊口态度错了,以是才会有忧患,这就是有死地,入死之道在此,当你身心没有忧得了,才是脱死之道。
心若不平,不得真静,心若不宁,不得真定,正视修法,不重身心,非修真人,其人无有根底,欲求登天,与品德背叛,不能得门。
明师不常在,而心德常有,
若修于诸法,自发得修真,
为得失短长所拘束者,皆不得真道,尚不能逼真为于身心糊口,何足谋于品德之事?身心有力,不能载负,不能载负者,非大人,不能得大,不能为大,你们将以多么心量,敢求真道?你们将以多么表情,敢不敬六合?你们将以多么心机,敢不长辈者?
你们放不下心中的恩仇,以是你们计算得失短长,以是德不真,以不真之德去修真仙之法,未有得者,但是真人何必修真,唯有不真之人方须修真,而你们却不寻真道之法,偏从险途行走,心有机巧,罹难岂能见怪于路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