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督抚天下 > 第八十四章 中日贸易之窗

我的书架

钱楷见程赤城略有迷惑,忙陪笑道:“程老先生有所不知,阮孝廉少年时便精通两唐书,鄙人入京招考之时,也是多亏了阮孝廉指教,这殿试当中,便有一题问及两唐书,鄙人那一题也作答得安闲,才得蒙皇上喜爱,取了传胪。以是阮孝廉于史事之上,但是值得佩服之人。程老先生提及这刊刻之事,想来老先内行中这一部刻本乃是海内独一,老先生也不肯等闲示之于人才是。鄙人倒是有个建议,不如老先生将此书暂借我二人,我二人也愿出银二十两,作为借书之资,借完以后我二人便即誊写,待誊写过了,再偿还老先生如何?”

阿桂听到这里,才发明这日董诰腰上已系了一条白带。

想到这里,阿桂既是歉疚,又是绝望,眼下竟俄然一黑,手中羊毫也颤了一下,几乎晕去。他运气强撑,才勉强稳住身子,放下羊毫。道:“不料董中堂家中有此凶信,是我思虑不周,还望董中堂不要指责。”

那门内响了数声,便有人过来开了门,钱楷拿出一张名帖,道:“只言乡中邑人钱某,生员阮某到访。”那大户下人听了,却也客气,拿了名帖,便引着钱阮二人进了门,走过几处小道,来到一间花厅之前,一个身着绸袍的老者早已在厅前等待,见了钱楷,忙作揖道:“不料钱大人本日践约帮衬,实在令舍间蓬荜生辉,钱大人这便请吧?另有这位,便是乡间阮生员吧?听钱大人说,您也是这嘉兴乡里读书博识之人,却不知今后是要应秋闱呢?还是做学问?既是钱大人至好,老夫这里也自当备些薄礼才是。”

董诰道:“阿中堂常日勤于公事,这些事不知情也是天然。唉,实在回想起来,当日和珅为何不保举刘大人,而是保举我做这大学士,想来也是这个启事了。他想着市恩于皇上,而家母前年开端就沉痾缠身,每逢酷寒盛暑,都要到鬼门关隘走上一次。这年这暑热如此,她白叟家终究撑不住了……那和珅定是晓得了此中内幕,才先保举于我,待我家中一旦有变,再保举刘大人。到时候他在皇上面前有两次施恩,在军机处也再无掣肘……可阿中堂,这嫡亲丧礼,我不能不遵啊。”

这一日阮元一行,已经到达乍浦之畔,不远之处便是浩大的东海,只见海滨之畔,数十艘海船如城墙普通,林立于乍浦港口,虽不如扬州、杭州等地船只浩繁,却更具气势。但日本自明末清初时起,江户幕府便已下了锁国令,全外洋贸港口只要长崎一座,且只准予中国与荷兰贩子前去贸易,日本人不得出海。对于每年赴日的中国船只,也有必然命量限定。是以此时乍浦港内,并无一艘日本前去中国的商船。

“太上皇……您公然……”阿桂清楚,乾隆此次汲引吴熊光、傅森和戴衢亨三人,便是为了军机处中,能够有人持续管束和珅,不让朝廷因为王杰、董诰的谢政而被和珅专断。想来今后,这些朴重的大臣还是大有但愿,不由缓缓站了起来。

阿桂想着,也不觉惊奇,道:“槐江,你不是在承德吗,如何现在返来了,并且你是军机章京,本来不该该……”

这个夏天的都城也是少见的炽烈非常,阿桂身材天然难以支撑。但想着火线战事未决,这日还是强撑病体,来到了军机处。

程赤城话音未落,阮元却已惊道:“程老先生,您所言《群书治要》,但是唐太宗之时魏征主持编辑,遍及经史诸子精华的《群书治要》么?这部书我只在古书中有所耳闻,可即便是抄本也从未得见。却不料本日还能见到刻本,先生寻书之举,实是有大功于士林啊。”

推荐阅读: 万族之尊     公子凶猛     驭房我不止有问心术     军少的学霸甜妻     巫师再临     密爱原配     狂龙下山2     末世神笔     新婚第1天,总裁先生难招架     招鬼娘子:冥夫送上门     阴婚祭     网游之细胞同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