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月十四,前田利政攻陷小松城,石田三成赶往大阪向秀保讨情;
八月初,秀保自发天下已定,为制止重蹈德川幕府复辙,决定加强中心集权,前后公布《一城一国令》、《王土偿还令》和《推恩令》,史称“永宁三令”,筹办逐步减弱处所大名权力,实现中心集权;
十仲春八日,奉秀保之命,以心崇传和藤堂高虎制定《武家诸法度》以及《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以束缚大名和公卿,这被后代以为是强化幕府权力的一项首要行动。
玄月十七,速水守久兵败被俘,小笠原忠清亲身押往伏见;傍晚,丰臣秀赖接管石田三成建议,开城投降,“菊节之变”停歇;
六月初八,服从菊姬建议,秀保以嫡五子河内利国担当大和丰臣氏,再度改名为羽柴利国,统称丰臣利国,担当中南大和三十四万石领地,居城郡山城,史称“郡山藩”
八月初,秀保以庶四子河内胜国担当纪伊大部三十三万石,居城大宫,史称“大宫藩”;
十月初,秀保继任左大臣,成为百官之首,石田三成等人顾忌之。
十仲春八日,丰臣秀赖挥刀砍伤茶茶,秀保前去大阪劝谏,秀赖向茶茶报歉,内心却仇恨秀保;当晚秀保于茶茶寝室过夜安慰(并无轻易之事),恰被小姓撞见,奉告秀赖,秀赖仇恨交集,打算刺杀秀保。
十一月二旬日,岛津义弘召开评定,废黜忠恒家督之位,开城驱逐丰臣军;秀保将佐土原藩支解为三家,并充公西大隅为天领,“丁巳之乱”停歇。
玄月二旬日,浅野长政病逝,秀保遣人前去记念,特免除浅野幸长三年参觐交代,幸长感激,以嫡子入侍秀保。
十月十三日,不满秀保政策的山形藩主最上义亲(兄弟冲突锋利)、仙台藩主伊达政宗(子嗣浩繁)以及佐土原藩主岛津忠恒(二者皆有)等十余家大名结合抵抗,并动员领内武备不吝与秀保一战,史称“丁巳之乱”;石田三成驰驱奉劝,乃至丰臣秀赖出马亦没有太大和缓;秀保对此早有筹办,他一方面变更军队主动备战,另一方面利诱大名家中的支撑者(如庶宗子和兄弟等),从内部分化反对权势;
玄月初九,秀保前去丰国神社拜见秀吉和秀长,巧遇秀赖,秀保奉告将从明国请神医为其医治眼疾,秀赖拜谢;
六月初,秀保以庶次子河内政国担当中南伊势三十五万七千石,居城津,史称“津藩”;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虽有人不信,但书证俱在,小笠原忠清言之凿凿,且秀保气力强大无人能够撼动,无法之下。世人只好接管这一究竟,承认秀保为源氏栋梁;
三月二旬日,应秀保建议,大明决定加强对东北的节制,迁徙本地汉人往东北居住;而后十五年间,东北汉人飙升至五百万,萍踪遍及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十一月五日,伊达政宗次子翻开仙台城门,驱逐蒲生、宇都宫军进城,遵循《推恩令》及《王土偿还令》,秀保将仙台藩六十八万石分红五份,此中天领二十万石,政宗四子朋分残剩四十八万石;
七月十六,芳春院病逝。
元月二十五日,池田辉政病逝,嫡子池田利隆担当春日山藩四十一万石。
蒲月二十二,德川家康病逝,秀保命史官为其立传。因为感慨天下已定,战国期间完整闭幕,秀保奏请朝廷,来岁改年号为“永宁”,以祈责备国安宁;
庆长八年(1603年)
十一月三日,最上义亲兵败他杀,秀保以净水义清为最上氏家督,担当山形十五万石,仍称山形藩,四弟山野边义忠担当米泽周边十二万石,是为米泽藩,庄内、由利等领地归入天领,秀保派专人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