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了北陆最后一家“土著”后,秀吉更是火力全开,通过将堀家、越前的丹羽旧臣转封到越后,完整搅乱了北陆。不过让他绝望的事情产生了,堀秀治当时也不过是一个年仅二十的少年,不能很好的把握家臣,并且家臣团布局庞大,俸禄庞大,传闻四十五万石知行中堀秀治实际把握的只要十万石摆布;不但如此,上杉家为了抨击堀秀治,临行前将半数以上的年贡米运往会津,直接形成越后的粮食完善;上杉景胜转封时,效仿德川家康,留下了相称一部分炊臣暗藏各地、乘机兵变;上杉谦信期间坚信佛教,领内有很多梵刹神社,这些僧侣神官在上杉景胜期间也有很好的报酬,但是到了堀秀治执掌越后,因为粮食的匮乏、民风的不解,导致他们不满情感日趋严峻,经常结合上杉旧臣策动一揆,严峻打击堀家的统治。
固然剥夺了领地,可丰臣秀吉对丹羽氏仍不放心,在接下来的两年时候里,包含长束正家、村上义明、沟口秀胜、户田胜成在内的诸多重臣全数被秀吉揽入麾下。丰臣氏财大气粗,为了制止这些重臣沉沦旧主,秀吉赐与他们相称多的知行,比如说长束正家的近江水口五万石、村上义明的越后本庄七万石、沟口秀胜的越后新发田五万石、青山宗胜的越前丸冈城四万六千石、户田胜成的越前足羽两万石,就连在大阪谋逆的青木一重也曾经是丹羽长秀麾下一员小将。
能够说,秀吉这连续串的行动确切让北陆七国的大名互不统属、分崩离析,从而安定了丰臣氏的统治,可他却没想到本身会走得那么早,天意弄人,所谓前人栽树先人乘凉,秀吉辛苦了十几年打造的“乱局”却在不经意间消弭了北陆对德川家康制霸天下的威胁。试想一下,如果丹羽家节制西北陆,上杉家节制东北陆,德川家康还能随便找个来由便出征会津么?当然,汗青是不容假定的,面对北陆的烂摊子,秀保要做的另有很多,如果能将前田、丹羽、堀家结合在一起当然是大功一件,可这三家十数年的恩仇岂是几个月就能和解的?
固然丹羽氏土崩崩溃了,可北陆道大部分大名还是丹羽系出身,他们对加贺丹羽家仍抱有很深的敬意。说句题外话,当年丹羽长重插手西军,战后遭到改易。多亏了前田利长和诸多旧臣的讨情,他才气在三年后东山复兴,获得了常陆古渡一万石的领地,这还只是开端,跟着时候的推移,两万、五万、最后获得了十万石的知行,完整规复了大名的身份。固然此中有他本身尽力的身分,可旧臣们的帮忙倒是不成或缺的。
当然,这恰是秀吉想看到的成果,试想一下,如果这些大名相处敦睦,达成联盟,那他丰臣家岂不是要面对很大的威胁?是以,他们越是水火不容,秀吉就越感到欣喜和放心。
此时的北陆道,除了越前一国小藩林立外,加贺、能登、越中、越后、佐渡态势皆是比较了然,特别是越后的六十万石,四分之三把握在堀秀治手中,剩下的领地则是丹羽氏旧臣村上义明、沟口秀胜朋分。
由此能够看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固然遭到了打压。可丹羽家在北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