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灵深深吸了口清甜的氛围,抖了抖大氅上积下的一整日的沙尘,撇开府兵们,别转马头往林子里驰去。
她径直提着羊腿走向拂耽延,面对他冷峭腻烦的面色,笑意充斥。“都尉莫怪,风灵身为大唐子民,受了唐军恩德,不知如何回报,钱帛财物只怕屈辱了我们大唐的军兵,故而风灵自行射猎了一头北山羊,别无他意,权作犒军。”
马匹早已嗅出水草气味,撒了欢儿地往树影处跑。半晌工夫,马蹄便踏得草汁四溅,地下腾起青草和泥土的气味。
有人忽问起丁四儿:“怎不见了那行商的小娘子?”
营地内的府兵们无不目瞪口呆,瞧得忘怀了本技艺中的干粮。直至她拿着一小把干草走到近前,躬身向一名府兵扣问可否借个火,那府兵猛醒过神来,忙不迭地错开身子好让她引火。
氛围中模糊约约地带着些微水汽,她凝神细辨了一阵,模糊记得曾随商队行至距高昌城三百里外到过一处绿洲,遵循路过烽燧个数来看,那绿洲就该在四周。
世人正说刮风灵,忽闻林子边马匹轰动,斯须间,有踏踏的马蹄声从林子里传来。
府兵们所骑的大多是军马场繁育的半血突厥马,而风灵座下的是重金购得的大宛马,脚程较府兵们的马快了很多。她为了随在步队背面,少不得要委曲了本身的好马,带着缰绳,不容它肆意驰骋。
丁四儿醒过神来,她原是往林子深处行猎去了。想起拂耽延冷冰冰不闻不问的意态,不由点头苦笑起来,果然是本身多虑了。
幸亏府兵们也情愿她跟在背面,不时有人回望她一眼,隔着缠在面上的纱帛问一声“可还受得住”。风灵一一笑应,涓滴不露疲累。
丁四儿望着她跑进林子的背影,担忧地问向拂耽延:“天将暗了,顾娘子怎一人跑进林子里去了?小娘子家的,遇着些甚么可如何是好?”
风灵将马牵至营地一旁,从马背上卸下胡羊干枝等物,缓慢地架起了烤架,又从马鞍旁抽出一柄匕首,三两下便将整只羊剖开架在了烤架上。
风灵割下大半条羊后腿,倒提着一面往营地内去一面号召:“诸位一起照拂,风灵感激,荒漠当中也无以报答,借这头胡羊聊表敬谢罢了,还望大伙儿莫要嫌弃。”
可毕竟是女孩儿家,虽熬练多年,惯于商旅,倒是头一遭行军,终是不如府兵们铁石般的身子骨,驰过百多里,便要咬牙对峙着,方能安坐马背上。
府兵分红三组,一组人尽管放马饮水,一组人尽管搭棚支帐,一组人忙着生火煮水派发干粮。
风灵还是骑行在步队最末,紧紧尾随。
丁四儿无法地摇摇手,向林子里张望了几次也不见风灵再出来,拂耽延治军峻厉,他虽担忧却不敢进林子去寻人。
拂耽延竟肯听,风灵极是不测,平日只当他是油盐不进的顽石,只是不免仍要遭他几句冰言冷语。也罢,风灵暗自一笑,总好过在队末吃烟尘,遂紧催了两遍马,朝前头赶去。
世人馋虫早已被勾动,却无人应对,有几人转头去看独坐帐前的拂耽延。风灵心下了然,没有拂耽延的首肯,只怕府兵中无人敢用外食。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却见风灵身背了一张弓,牵着马从林子里走出来,马背上还驮着一只剥了皮洗净的胡羊。
这小娘子的性子非常讨喜,面貌也好,若要出了甚么事毕竟可惜。丁四儿犹疑地向林子那边又望了一阵,见拂耽延无动于衷,倒是无法,只得自去繁忙。
风灵跟前的火堆烈烈地燃起来,肥美的胡羊受了炙烤,不竭地向下滴油脂,火堆燃得更加旺起来,不一会儿木枝燃烧的特有气味和着炙烤肥羊的香气引逗得全部营地骚动起来,府兵们手中干巴巴的胡饼顿时愈发的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