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独自去取,还真如静海所言,点灯之物虽已覆之蛛网却一应俱全。柴荣将庙内所剩之烛台一一扑灭,烛火烈烈,将神庙各个角落撑开来。
她对我说,当时因在大唐宫中于我有过一面之缘,暗里里已有所慕,却因平原阵容之威而未能透露,而后被姐姐救援上山与我相见,却又因平原对我早有情素而未敢超越。现在,她想趁着雨夜二人独处之机,道出埋藏于心底二十年的真情,望我相知。
见静海师父惊奇的神采,柴荣便将先前与符儿如何相遇如何逗趣如何探墓之事一一交代出来。
柴荣将颉跌氏谨慎地放下来,用谷草铺垫铺垫,安设其坐于上,而后便去找生火之物。静海道:“不消到处寻了,女娲神像后应有点灯之物。”
这时,静海师父相邀:“荣贤侄跟我走,火线有一处女娲神庙,临时可避雨。”说话间便带路前至。
伴着烛火的摇摆,静海也展开了那段尘封了十年的旧事画卷:“我本复姓独孤,生于唐昭宗乾宁元年,祖父独孤损曾拜相于朝,得蒙圣上垂怜,赐姓为李。天佑二年遣我入宫陪侍太子攻书,时有昭宗之女平原公主,常在尚书房与我出入相遇。平原资质聪慧,脾气利落,听闻其嘱我成心,多番题诗于锦。天复三年,宫廷遭变,平原被迫下嫁贼子李继偘,而后便多年未闻其踪迹。及至朱梁灭唐,大肆逐杀我大唐族人,所擒男丁当场搏斗,若遇宫廷妇孺与仕官家眷则多番欺侮。幸得平原及时赶至,在一集合处决之地策其逃生,数千人扶老携幼奔逃至距此二十里外之黛眉山隐避。”
清儿温婉,善解人意,多年相处我岂能不知其心中所想,遂表白了我亦垂怜之情。她听我如此剖明,便猛地扑到我怀里,像极了个孩童。
颉跌氏这时从打盹儿中复苏过来,听闻此言,不由轻视道:“尽扯甚么国事!男女合与分歧,非关乎别的,只关乎性事也。”
我与清儿遂出山欲调集流失之族人,谁知在途中却遭官军追缉,无法之下逃往距此庙不远处符彦卿将军府上。符将军虽役于当朝,倒是一名爱国惜才的勇武之将,暮年时曾与我有军中之情,遂承诺收留我二人暂避。
“美,很美,平原公主算是皇室中样貌身形绝佳之女子,只是性子烈了些,而我当时心陷家国罹难之悲,深感天下百姓之不幸,哪敢言及男女之情事。”
柴荣欣喜道:“人缘自在天定,悲喜也不该全归咎于人。”
蓦地回顾情已远,身不由已过十年,爱恨情仇随风散,悔怨伤痛了无边。
柴荣恍悟:“怪不得我与符儿进入墓室后所见空无一物,原是这般典故。但为何单留一人面金箔于棺椁内?”
木鱼子曰:
柴荣本想为静海辩白一番,却听静海一言“临时算是”而吞了归去。
我抱起她往火堆近处移了移,当她轻柔的手臂扣住我的脖颈时,我的心差点丢进火堆里熔化掉。
柴荣大悟:“原是这番变故!”复又诘问道:“而后你可再见过德清夫人或平原公主?”静海摇点头:“客岁我曾回此地探听,得知清儿已在符家一场大火中仙逝拜别。至于平原,因为上山之路为其施法,隔年即变,现在竟连入口皆无处找寻,自是无缘相见,想必她此时已无再念我矣。”
清儿仿佛看出了我的发急,欣喜我道‘人伦之情,不尽,可乎?心头背负得愈多,必将痛苦也愈久,且这些痛苦皆是无所需求的。’遂一把抱住我的头。这一紧,开释了我压抑多年的人伦之情。我把握着这位大唐之女,仿佛经历唐初的蓄势待发,上升至盛唐的双峰矗立,穿越唐中的平坦要地,来到唐末的暗中丛林。合法我迟疑纠结之时,清儿连喘之息教我完整抛开家国之思、生民之念、品德之束与任务之危,不顾统统地突破重重隔绝,在江山里徘徊安闲,在幽壑中来去自如,在溪水间缠绵玩耍,在洞天深处纵享繁华。而当高瀑之水倾泻而下,又或攻破之城崩塌而溃后,清儿渐息,像一只受伤的小鹿依偎在我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