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山上隐,出世蒿里行。此世生民立,万世开承平。
但在割让“幽云十六州”、屈膝于契丹之事上,刘知远与石敬瑭起了争论,郭威虽也并不附和石敬瑭所为,但人微言轻,便不作无谓辩论。
山上说“神”事,山下说“唐”事。正值仙姑下山之际,俗人间还是多番战乱。
乱世随风过,乱世高山起。彼世虽称王,三世而后仁。
目睹着数日已过,白狼却仍不见踪迹,符儿内心也有些打鼓。算着光阴,仙姑应在三今后折返,符儿从速奔向蕉林,在不远处蹲守着圈套,恐怕放走了白狼。
先说“后唐”运势。前有言,唐末晋王李克用养“十三太保”,大太保李嗣源先随李克用交战三十年,屡建奇功,后随三太保李存勖转战十年,灭梁建唐,终因功高震主,遭飞语诽谤,难在朝中自主。
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被派往魏州弹压兵变,却不想自家军队带到魏州亦产生兵变。李嗣源为表忠心,决定单身回朝请罪。当是时,帐下之婿石敬瑭尽力劝止,极言反对,阐发情势,晓以短长,劝其操纵叛变之霸术取自主,李嗣源迫于无法,依石敬瑭之计,以平乱为由,招得叛变之军折返,入主洛阳。
正值晌午,符儿嚼了几口从猎户家带来的干粮,打盹虫渐渐爬上脑袋,头显得更加沉重起来。符儿干脆将彩铃发带另一头系于发梢,这才放心肠呼呼大睡。
而后,伉俪二人常共读兵法、共聊天下,幼年浮滑的郭雀儿垂垂成为沉稳睿智的军中大将。
“后唐”旧事亦如柴荣投奔之路暂歇,续说山下之“神”事。
石敬瑭告李嗣源曰:“新主当政应有革于前主,前主豪华侈糜,则当朝者应务从宽仁俭仆。”因而开释前朝宫女及未沾雨露之妃嫔,以显皇恩浩大。
木鱼子曰:
贤女赞曰:“此言甚好,待请神女裁夺之。”乌梅仙姑见司礼贤女如此保举,遂言可行,愿将九儿考虑之。
贤女评曰:“阿大只言德,阿二是言道,小五德道皆有言,小八乾坤系德道,唯有小九诸神之事尽言之也。”评毕,遂点头表示九儿。
郭威身形魁伟,勇力过人,因为脖子上刺了一只飞雀,是以唤名“郭雀儿”。郭雀儿出身费事,十八岁参军行军,于比年交战厮杀中练就了一身好武功。然生逢乱世,成一赳赳武夫者何其为易,但能标新创新,出人头地,乃至与石、刘之辈称兄道弟,不但在于其胆识,更在于其智谋。而这统统,竟与其阁房柴夫人有着莫大的干系。
想不到短短几日,符儿已捕获四只獐子,两端野猪和一只花毛狐狸。
自先唐为贼人篡灭后,中原之土凡是“李”姓称王者,好用“唐”之名贯之,以显其正宗。北有号“唐”者,因雄踞中原要地,史称“后唐”;南有号“唐”者,则称之为“南唐”。
一说是因西晋武帝最喜芭蕉听雨之境,但中原不易栽种,便命人在此移植培养,存活者可入皇宫之华林园供以观瞻。一说为大唐天师袁天罡亦喜芭蕉,先人于其陵墓四周皆莳植此树,但天罡之墓究竟在那边,无人能说得清楚。
石敬瑭乃策画之人,精于军事,勤于政务,一度为当世之人敬佩。然其策画不足,为达目标常不择手腕,为谋自保而不顾结果。李嗣源身后,其子李从珂继位,因惊骇石敬瑭拥兵自重,经常无端驳诘。
九儿知情懂礼地谢过贤女师父与神女仙姑,回身便伙同小五小八等手舞足蹈、绘声绘影地跑遍满山衬着。
贤女言:“蒙学已授三载,本应各方汇题以考之,今时况告急,只一题教尔即是答。曰:何谓德?何谓道?何谓乾?何谓坤?何谓事?何谓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