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侃听了,忙地拍了脑袋,“我就说,阿大如何会让我在新郑境内停驻半日,本来是要带阿平过来。”说完,目光成心瞥了郑经一眼,“你想让我和阿平见面,直接奉告我就是了,实在不必如许装玄乎。”
听了这话,桓裕不由转头望向郑经,非常不觉得然,对羯人的印象,是因名声所误。
“极好。”坐在一旁的宗侃,虽也已喝得醉熏熏的,但听到桓裕的话,倒是立马起家,便要走过来。
只听那们青年保护长庚道:“回大郎,五郎连夜领着五千部曲,赶往高平城了,说是要缉捕乙浑宇,温主薄拦不住,只好派小的快马赶过来,禀报大郎。”
相逢一笑,且筹知已;
千古江山,古今不定;
“看来,你我多少是让名声所误。”
桓裕一时猜疑,诘问之下,宗侃只好道出真相,“郑宗两家欲结秦晋之好。”
“阿平,你去过河北吗?”
三人中,因郑经一向在操琴,因此相较二人酒喝得少,现在,也唯有他是复苏的,忙望向宗侃道:“君长兄醉了,今儿就到这儿,先下去歇息吧。”
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
桓裕忙地回礼,笑道:“郎君十五岁时,一杆长枪,连下羯胡十营,海内为之震惊,使羯胡不敢南下,叔齐才是久仰郎君大名。”
桓裕转头看了郑经一眼,对上郑经狐狸似的笑容,心头的猜疑一下子就消逝了,看来不是偶合,而是阿大成心安排的,“我和阿大跑马,倒没想到,仅仅半日工夫,就到了新郑境内。”
话音一落,就听到一阵马蹄声传来,火线不远处,尘烟扬起,桓裕目力极佳,见此景象,正欲劝郑经翻身上马分开,却听郑经欣喜道:“不消担忧,是本身人。”
歌声刚停,正值酒酣耳熟之际,俄然桓裕起了身,脚步有些踉跄地走到郑经跟前,伸手便搭在了琴弦上,高吭的琴音一下子就停止了,郑经俄然被打断,不由微微皱了下眉头,只听桓裕道:“既然我们三人志趣相投,不与效仿前人,桃园三结义。”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
男儿意气,杯酒沉浮;
“我没醉。”宗侃已行到郑经身边坐下,一掌拍在郑经右肩上,一时候郑经只感觉右肩都痛得有些麻痹了,却听宗侃道:“阿平这主张不错,也不必拘着择良辰谷旦了,这就让人筹办香案青炉便可。”
桓裕挑眉望向郑经,他没去过河北,但是一个胡人政权,再如何正视文明和农业,也不能与江左比拟,而阿大又不是会打诳语之人,俄然想到一事,遂问道:“阿大,你不会是踌躇了吧?”
郑经朗声道,而后又指着桓裕,“这就是我和你常提起的谯国桓裕。”
郑经正要戏说没有悔怨的余地了,俄然有人过来禀报,细心一看,就是此次跟着郑家部曲出来的温翁身边的保护,不由忙问道:“长庚,你如何到这儿来了?”凡是他出来,都是温翁坐镇营中,既然派长庚出来,定是出了甚么事。
说完,登即就呼喊起来,紧接着就有侍从出去,一见此,看着醉眼昏黄的两人,郑经不由烦恼地伸手拍了拍额头,看了出去几个主子,不睬会宗侃的醉话,敏捷起了身,逃出了营帐,而后才叮咛侍从奉侍内里的两人安息。
公然,郑经并未否定,“我去过建康,去过平城,也去太长安,但因为传言,在此之前,我从未去过河北,兼之,郑家又没有人在石赵政权任职,此次去了一趟,却令我大吃一惊,大略是没想到,羯胡有霸道的一面,也是文明的一面,现在也就不奇特,一些世家大族为为甚么会投奔并退隐于石赵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