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中堂大抵也晓得。”
因而把《咸丰实录》取了出来,翻到英法联军内犯的咸丰十年八月,一页一页往下查,终究找到一条线索,总管外务府大臣宝鋆有个奏报圆明园被焚的景象的折子。
勘查虽有成果,复奏却还不到时候,因为不能只说一句“尚存十三处”便可了事,这十三处坐落那边,是否相连?
“不忙收!”天子指着画说。
这个动静,很快地就传入深宫,两位太后对于天子的孝心,天然欣喜,不过慈安太后感觉用不了这么多钱,而慈禧太后则虽不嫌多,但感觉跟天子大婚、亲政两次“恭上徽号”一样,应当谦抑为怀,有一番造作。
“是。”恭亲王转头向宝鋆说道:“你记取,顿时叫户部补了出来。”
天子年青气盛,老是咄咄逼人地问:仆人不肯见恶客,为何不能拒之于门外?
当然,恭亲王跟文祥比天子更觉心烦,一方面受天子的诘问,一方面要对付各国使臣,而分外还要安抚“清议”。
过不了两天,明善找了一批司官、工匠,出西直门往北,直驰海淀,去勘查残破的圆明园,费了两天工夫,走遍了总名圆明,实际上有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的每一个角落。
“照这么说,晓得当时景象的,只要一个明善了?”
但有一点她是晓得的,这笔工程款决不会少,并且一提修园,必有很多人反对,恭亲王或许还能够筹议,文祥必然不肯承诺。
幸亏天子这一阵子也偶然来问到此,各国使臣觐见一事,搞得天子烦透了。
天子向来性急,以是又加一句:“从速去查!朕等着。”
“你查一查,当时洋人烧圆明园的时候,看管的人是谁?”
每次召见军机,一谈到这上面,便有很多他不爱听的话听到,不是说日本的由“外务卿”出任“全权公使”的副岛种臣,态度傲慢,诸般威胁,就是说英法有兵船开到上海,如果使臣不能入觐,恐怕会兴问罪之师。
筹办修复圆明园这件大工程,外务府大臣中,本身商定了职司,然后上奏。
而文丰在八月二十二日,“夷匪”火烧圆明园时,已投福海殉难。
天子重新到尾,细细看完,靠在椅子上发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