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冲着她笑了笑:“姨,此后资金只会越来越余裕。您看现在作坊那边,每天都在印书,转头再把连环画卖出去,有的是银子赚……我们先把隐患断根,今后生长起来才不会瞻头顾尾,束手束脚。”
惠娘点了点头,看向沈溪的眼里尽是慈爱。一小我能赢利不成怕,可骇的是赢利后还晓得步步为营,不会因为一时的自觉而导致大厦颠覆,在她看来,沈溪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目光,非常可贵。
这两万多册连环画是《童林传》的第一集和第二集,内容未几,但因为情势新奇,早就有很多人想采办旁观。
周氏咋舌:“你个臭小子,真不晓得那里学来这么多鬼点子。”
周氏羞赧:“若非我们一家人走投无路时为mm收留,也不会有本日。提及来,满是缘分,能够是上天让我们两家人相识相知相守。”
惠娘微微一笑,看向沈溪问道:“那小郎你感觉,咱这行当还能畅旺多久?”
周氏固然感觉赢利多是功德,但却感觉赚得太多会遭报应。
“这……这……”
“甚么!?你小子还想再进步?咱印一本册子才六七文钱,你已经收人家五十文了仍然不满足,这不是坑人吗?”
沈溪在中间撇了撇嘴,心道,干脆你以身相许好了。但这类话实在不是他一个小孩子能说得出口的。
惠娘却很了解:“姐姐别怪小郎,小郎做得很对,如果被那些人占有主动,那咱的利润就会摊得很薄。现在确切需求外埠贩子来给咱出货,但明面上也不能让他们晓得咱要靠着他们。”
沈溪对宁化百姓的采办力做过调查,以为每册连环画,宁化县城以及周边州里能消化的数量不超越六百本,之前已经印制了一百本,现在只需求再印五百本,市场就根基饱和了。
到底才做了不到两个月,就获得这么好的成绩,比起药铺的红利更高。
宁化县城沿街的店铺代价不贵,但一处像样的宽广店面,起码代价一百两银子,而印刷作坊的园地固然不临街,但颠末几次扩大后占空中积不小,加起来也得有一百两银子。惠娘本来只是想租处所做买卖,如许手头就会有更多的活动资金,但听到沈溪的话,运营理念一时候有所摆荡。
随后沈溪又与惠娘和周氏商讨连环画在宁化县城铺货的题目。
没钱有没钱的苦,有钱有有钱的烦恼。周氏只是个浅显妇人,之前在药铺的分红很多,但大多数都上缴给了老太太,现在赚了大钱,却瞒着家内里,一时不知该如何自处。
沈溪点头:“娘,咱宁化是个小处所,不想亏蚀咱就要少印。这东西市道上一下子出现太多,就会形成积存的假象,书店方面就会贬价,清空库存。等宁化的连环画贬价,早前高价买我们连环画的行商就会感觉亏,再找我们订货就会压价……那些行商才是我们连环画买卖的大买家,咱不能因小失大。”
到了六月,印刷作坊印制的第一批预定连环画完成交货,两万多册连环画等因而同时推向市场。
惠娘堕入深思,她起初也想过这个题目。
但按照商定,这些行商不能把这批连环画放在宁化发卖,只能运到汀州府城以及周边府县,更远的要运去省会福州乃至南京出售。
周氏带着几分担忧,道:“mm,这银子扎手啊,如果不跟家里那没知己的说,总感觉对不起他,但如果跟他说了,他必定把银子拿去弥补茶肆的亏空。如许吧,钱还是留在账上,能用就用,转头知会我一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