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大师出来。行未几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贾政道:“这是正殿了,只是太都丽了些。”世人都道:“要如此方是。固然贵妃崇节尚俭,本性恶繁悦朴,然本日之尊,礼节如此,不为过也。”
一面说,一面走,只见上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小巧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世人道:“必是‘蓬莱瑶池’方妙。”贾政点头不语。
麝兰芳霭夕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因而要进港洞时,又想起有船无船。贾珍道:“采莲船共四只,座船一只,现在尚未形成。”贾政笑道:“可惜不得入了。”贾珍道:“从山上盘道亦能够出来。”说毕,在前导引,大师攀藤抚树畴昔。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盘曲萦迂。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灰尘。忽见柳阴中又暴露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冷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好,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好;不然,若老太太叫你出来,就不得展才了。大家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如许的彩头,该赏我们了。”宝玉笑道:“每人一吊钱。”世人道:“谁没见那一吊钱!把这荷包赏了罢。”说着,一个上来解荷包,那一个就解扇囊,不容分辩,将宝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又道:“好生奉上去罢。”一个抱了起来,几个环绕,送至贾母二门前。当时贾母已命人看了几次。众奶娘丫环跟上来,见过贾母,知未曾难为着他,心中自是欢乐。
本来贾政等走了出去,未进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又有窗暂隔,及到了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转头再走,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可行;及至门前,忽见劈面也出去了一群人,都与本身形相一样,——倒是一架玻璃大镜相照。及转过镜去,益发见门子多了。贾珍笑道:“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说着,又转了两层纱厨锦,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宝相。转过花障,则见青溪前阻。世人惊奇:“这股水又是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落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世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说着,忽见大山阻路。世人都道:“迷了路了。”贾珍笑道:“随我来。”仍在前导引,世人随他,直由山脚边忽一转,便是平坦宽广通衢,豁然大门前见。世人都道:“风趣,风趣,真搜神夺巧之至!”因而大师出来。
世人道:“妙则妙矣,只是‘夕阳’二字不当。”那人道:“前人诗云‘蘼芜满手泣斜晖’。”世人道:“颓废,颓废。”又一人道:“我也有一联,诸公断阅评阅。”因念叨:
因而一起行来,或清堂草屋,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梵刹,或林中藏女道丹房,或长廊曲洞,或方厦圆亭,贾政皆不及出来。因说半日腿酸,何尝安息,忽又见前面又暴露一所院落来,贾政笑道:“到此可要出来安息安息了。”说着,一径惹人绕着碧桃花,穿过一层篱笆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贾政与世人出来,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世人赞道:“好花,好花!向来也见过很多海棠,那边有如许妙的!”贾政道:“这叫作‘女儿棠’,乃是本国之种。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世人笑道:“然虽不经,如何此名传久了?”宝玉道:“约莫骚人咏士,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抱病,大近乎闺阁风采,以是以‘女儿’定名。想因被人间俗恶听了,他便以别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当真了。”世人都摇身赞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