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林之孝家的来回:“采访聘买得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连新作的二非常道袍也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姑苏人氏,祖上也是读书官吏之家。因生了这位女人自小多病,买了很多替人儿皆不顶用,到底这位女人亲身入了佛门,方才好了,以是带发修行,明天赋十八岁,法名妙玉。现在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要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消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闻声‘长安’都中有观音遗址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天赋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籍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籍,在此静居,厥后天然有你的成果’。以是他竟未回籍。”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如许,我们何不接了他来。”林之孝家的回道:“请他,他说‘侯门公府,必以贵势压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笑道:“他既是官宦蜜斯,天然高傲些,就下个帖子请他何妨。”林之孝家的承诺了出去,命书启相公写请柬去请妙玉。次日遣人备车轿去接等后话,临时搁过,此时不能剖明。
一面说,一面走,只见上面现出一座玉石牌坊来,上面龙蟠螭护,小巧凿就。贾政道:“此处书以何文?”世人道:“必是‘蓬莱瑶池’方妙。”贾政点头不语。
宝玉见了这个地点,心中忽有所动,深思起来,倒象那边曾见过的普通,却一时想不起那年代日的事了。贾政又命他作题,宝玉只顾细思远景,全偶然于此了。世人不知其意,只当他受了这半日的折磨,精力耗散,才尽词穷了,再要考难逼迫,着了急,或生出事来,倒不便。遂忙都劝贾政:“罢,罢,明日再题罢了。”贾政心中也怕贾母不放心,遂嘲笑道:“你这牲口,也竟有不能之时了。也罢,限你一日,明日若再不能,我定不饶。这是要紧一处,更要好生作来!”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周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分歧。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此造已出不测,诸公必有佳作新题以颜其额,方不负此。”世人笑道:“再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贾政道:“也只好用这四字。其联如何?”一人道:“我倒想了一对,大师批削改正。”念叨是:
说着,惹人出来,再一张望,本来自进门起,所行至此,才游了十之五六。又值人来回,有雨村处遣人回话。贾政笑道:“此数处不能游了。虽如此,到底从那一边出去,纵不能细观,也可稍览。”说着,引客行来,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普通奔入——本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贾政因问:“此闸何名?”宝玉道:“此乃沁芳泉之正源,就名‘沁芳闸’。”贾政道:“胡说,偏不消‘沁芳’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