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道:“你带了家来了还是在学房里呢?”宝玉道:“在学房里呢。”贾政道:“叫人取了来我瞧。”宝玉赶紧叫人传话与焙茗:“叫他往学房中去,我书桌子抽屉里有一本薄薄儿竹纸本子,上面写着。窗课两字的就是,快拿来。”一回儿焙茗拿了来递给宝玉。宝玉呈与贾政。贾政翻开看时,见头一篇写着题目是lt;lt;吾十有五而志于学gt;gt;。他本来破的是“贤人有志于学,幼罢了然矣。”代儒却将幼字抹去,明用“十五”。贾政道:“你本来。幼字便扣不清题目了……幼字是从小起至十六之前都是。幼。这章书是贤人自言学问工夫与年俱进的话,以是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俱要明点出来,才见获得了几时有这么个风景,到了几时又有那么个风景。师父把你。幼字改了。十五,便明白了好些。”看到承题,那抹去的本来云:“夫不志于学,人之常也。”贾政点头道:“不但是孩子气,可见你赋性不是个学者的志气。”又看后句“贤人十五而志之,不亦难乎”,说道:“这更不成话了。”然后看代儒的改本云:“夫人孰不学,而志于学者卒鲜。此贤人所为自傲于十五时欤。”便问“改的晓得么?”宝玉承诺道:“晓得。”又看第二艺,题目是lt;lt;人不知而不愠gt;gt;,便先看代儒的改本云:“不以不知而愠者,终无改其说乐矣。”方觑着眼看那抹去的底本,说道:“你是甚么?――。能无愠人之心,纯乎学者也。上一句似单做了。而不愠三个字的题目,下一句又犯了下文君子的分界。必如改笔才合题位呢。且下句找清上文,方是书理。必要细心明白。”宝玉承诺着。贾政又往下看,夫不知,未有不愠者也,而竟不然。是非由说而乐者,曷克臻此。“本来末句”非纯学者乎。“贾政道。”这也与破题同病的。这改的也罢了,不过清楚,还说得去。“第三艺是lt;lt;则归墨gt;gt;,贾政看了题目,本身扬着头想了一想,因问宝玉道。”你的书讲到这里了么?“
谁知宝玉自从宝钗搬回家去,非常驰念,闻声薛阿姨来了,只当宝钗同来,心中早已忙了,便乍着胆量回道:“破题倒作了一个,但不知是不是。”贾政道:“你念来我听。”宝玉念叨:“天下不皆士也,能无产者亦仅矣。”贾政听了,点着头道:“也还使得。今后作文,总要把边界分清,把神抱负明白了再去动笔。你来的时侯老太太晓得不晓得?”宝玉道:“晓得的。”贾政道:“既如此,你还到老太太处去罢。”宝玉承诺了个“是”,只得拿捏着渐渐的退出,刚过穿廊月洞门的影屏,便一溜烟跑到老太太院门口。急得焙茗在背面赶着叫:“看颠仆了!老爷来了。”宝玉那边听得见。刚进得门来,便闻声王夫人,凤姐,探春等笑语之声。
却说邢夫人自去了。贾政同王夫人进入房中。贾政因提起贾母方才的话来,说道:“老太太如许疼宝玉,毕竟要他有些实学,今后能够混得功名,才好不枉老太太疼他一场,也不至糟塌了人家的女儿。”王夫人道:“老爷这话天然是该当的。”贾政因着个屋里的丫头传出去奉告李贵:“宝玉放学返来,干脆用饭后再叫他过来,说我还要问他话呢。”李贵承诺了“是”。珍宝玉放了学刚要过来存候,只见李贵道:“二爷先不消畴昔。老爷叮咛了,本日叫二爷吃了饭再畴昔呢,闻声另有话问二爷呢。”宝玉听了这话,又是一个闷雷。只得见过贾母,便回园用饭。三口两口吃完,忙漱了口,便往贾政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