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又商讨,题目不成过于新巧,限韵不成太险。湘云发起作菊花诗,宝钗附和,发起诗题可用一个实字、一个虚字。二人商讨一番,就记下来,挨次为“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共十二个。
世人谈笑吃喝了一阵,大师散了。袭人请平儿到屋里坐一会儿,吃盅茶。平儿怕凤姐儿有事,急着归去,袭人问:“这个月的月钱如何还没发?”平儿悄声奉告她,月钱银子二奶奶早领来了,全去放了高利贷,等收回利钱才发呢!袭人抱怨凤姐儿未免太狠了。平儿说袭人缺钱花可到她那儿拿,千万别对任何人说。平儿回到家,凤姐儿不在家,那位打秋风的刘姥姥领着板儿又来了,周瑞家的正陪着她说话。
不到顿饭工夫,十二题都作好了。迎春收了,用雪浪笺誊写出来,李纨重新细看。世人相互奖饰。李纨宣布:“‘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潇湘妃子为魁首。然后是‘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宝玉说:“极是!极公!”黛玉说:“我的到底伤于纤巧。”李纨说:“巧得好,不露堆砌生硬。”评到最后,宝玉又是倒数第一。他虽以为本身诗中的句子很奇妙,却难与黛玉、湘云相对抗,要一人作出十二首来。世人又评了一会儿,又要了热螃蟹。宝玉吃了一个,向世人应战,要作螃蟹诗。说完,他先写了一首。黛玉、宝钗各写一首。世人看时,齐赞是食蟹绝唱,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平儿来了,说是二奶奶因奉侍别人没吃好,还要几个螃蟹吃。湘云就让人挑十个膏黄多的圆脐蟹,用盒子装了。平儿拿了要走,李纨硬拉她坐下,命嬷嬷:“先送盒子去,就说我留下平儿了。”
次日晌午,贾母、王夫人、薛阿姨、凤姐儿都来到园中。贾母问:“哪一处好?”王夫人要随老太太欢畅,凤姐儿说:“藕香榭已摆好桌椅,那边山坡下两棵桂花开得又好,坐在河当中亭子里敞亮,看着水,眼也清澈。”一行人就顺着竹桥来到藕香榭。这榭在水中,四周有窗,摆布有廊,前面又有盘曲竹桥。世人落座,贾母奖饰这处所好,东西也洁净。湘云说:“这是宝姐姐帮我预备的。”贾母说:“这孩子想得安妥。”献过茶,凤姐儿忙着安排杯箸,分为两桌,贾母让另在门边为李纨、凤姐儿设一小桌。二人不敢坐,只在贾母、王夫人身边服侍。凤姐儿叮咛:“螃蟹不成多拿,放在蒸笼里,先拿十个。”她洗了手,剥了蟹肉,先让薛阿姨,薛阿姨说是本身剥着吃香。凤姐儿把蟹肉给了贾母,再给宝玉,让烫热酒来。湘云吃了一个,起家让人,又命人盛两盘子给赵姨娘送去。凤姐儿让湘云入坐,她去筹措。湘云不肯,又命人在廊上摆了两席,让鸳鸯等大丫头入坐。
次日,宝玉闲来无事,想起小旦龄官唱得好,想叫她唱一套《袅晴丝》听。来到梨香院,见龄官病在床上。不一时,贾蔷来了,与龄官各式缠绵,他才想起那天蔷薇架下画“蔷”字的女孩子来,自叹各有各的姻缘。他痴痴地回到怡红院,见黛玉正和袭人说话,长叹一声,说:“难怪老爷说我‘管窥蠡测’。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从而后,只是大家得大家的眼泪罢了。”袭人见提这事,说:“你可真有些疯了。”宝玉冷静无言,悟出人生情缘各有分定,悄悄感慨,不知谁将来挥泪葬我。黛玉知他又从那里着了魔来,就岔开话题:“明儿是薛阿姨的生日,舅母叫我问问你去不去。”宝玉说:“连大老爷的生日我都没去,这回不去,阿姨一定恼我。”袭人说:“这不像话,她比不得大老爷,住得又近,你早上起来去磕个头,吃盅茶就返来。”黛玉笑着说:“就是看在人家赶蚊子的分上,也该去。”宝玉不解,袭人就把明天中午的事说了。宝玉说:“真不该轻渎了她。明天必去!”湘云打扮整齐出去了,说是家里来人接她。宝、黛想让座,她家人又跟着,只得送她出来。宝钗也赶来了,四人更难分难舍。来到二门前,湘云悄声叮咛宝玉:“就是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你经常提起我,她会派人接我。”宝玉点头承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