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昔日同窗之子,一个是便宜族侄,又都是前程可期的将来进士,林如海天然也没有回绝的来由。因而便让林夫人在外院清算出院子来,以作两个小辈读书安身之所。
再来便是当日偶尔和林如海连了宗的旧年状元林绪之,现在其宗子也到了行科举业的时候。因着一家子都随绪以外放不在京中,按说京中虽也有几位同科老友可拜托,却哪有林如海这族叔代为管束来的便宜。因此便也言辞诚心的写了信来,将明载了局春闱的宗子拜托给了林如海。
却说这日林如海归家,却得了两个动静,一是当日林如海同窗之子,年方弱冠便已落第,此次入京倒是成心一试下年春闱。只是其父本出身贫寒,又多年外放不在京中,在京中既无恒产也无亲眷,唯有林如海年幼时一同读书,倒也称得上是志趣相投,便拜托林如海顾问一二。
方绕过一排抄手花廊,便见院前三四个丫环簇拥着一名身材高挑的少女站在门口张望着,见黛玉走进,那少女忙紧走几步,笑道,“林mm,你可来了。”
宜玥之父本是锦乡侯季子,现在在外放并未回京,此次宜玥只是随母返来备嫁。因她不久后便要出门子,家里对她非常看重,却也不很拘着她。是以她求了长辈与先前老友相见,倒也被允了。
黛玉进了锦乡侯府,本应先见过长辈,只是锦乡侯夫人如本年事已大,早已不大见客。带路的丫环便把黛玉引进了费太太一家所居的小院。
黛玉便笑道,“我母亲还是老模样,现在也不大出门,晓得我来见玥姐姐,还特特叮嘱我给您道好。”
黛玉见房里挨坑也摆着一溜三张椅子,便随宜玥在那椅子上坐了。那丫环忙给两位女人斟上茶来。
黛玉与老友久未见面,天然是极肯的,便央了母亲,带了丫环婆子去赴约。林夫人本不欲承诺,但是到底心疼女儿在京中虽结识了几个姐妹,但是却都友情不深,也一定说的到一块儿去,平日在府里非常孤单,反不如在扬州安闲。又思及这费家女人原也是锦乡侯府的蜜斯,端庄的王谢闺秀,家里端方也是好的,加上又耐不住黛玉苦求,便也应了。
费太太夙来对这幼女是没体例的,只得道,“去罢,去罢,你如有你林mm一半儿懂事,我也不为你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