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后宫·如懿传(全六册) > 第十四章 嬿舞
那女子的歌声虽不算有凤凰泣露之美,但隔着水波清韵,一咏三叹,格外入耳。更兼那琵琶声幽丽入骨,缠绵无尽,只感觉骨酥神迷,醉倒其间。直到有水鸟掠过湖面,又倏忽飞入茫茫夜气,才有人醒转过来,先击节赞美。
话音尚未散去,敬事房总管寺人徐安上前道:“皇上,该翻牌子了。”
此时合法三月时节,南地暖和,何曾见三月飘雪。但是,世人抬开端来,却公然见有细碎白点缓缓撒落,尽数落在了湖上,恍忽不清。
如懿懒得顾及,只冷酷道:“心机如果用在讨皇上喜好也罢了,如果一味地傍门左道,可真是白搭一番心机了。”
玉妍话音未落,已被湖上飞起的乌黑绸带吸引了目光。只见一叶墨色扁舟不知何时已经驶到了满天如虹的绸缎之下,一名着莹红色薄缦纱衫的女子俏立当中,举着一枝盛开的红梅和韵轻巧起舞。她的衣衫上遍绣银线梅花,上面缀满银丝米珠,盈盈一动,便有无穷浅浅的银光流转,仿若星芒缭绕周身。画舫上的彩灯将湖面映得透亮,连夜空也有几分透亮,照得那女子端倪如画,傲视生情,更兼大片月光轻泻如瀑,美女容色美好,如浸润星月光灿中,和顺甜软,人天涯可探。更有身后青衫乐姬相衬,几近要让人觉得身处蓬莱仙岛之境。
除了与文官诗酒相和,如懿亦陪着天子尝了新摘的雨后龙井、鲜美的西湖莼菜和宋嫂醋鱼,另有藕粉甜汤、桂花蜜糕。固然年年有岁贡,但新奇所得比之宫中份例,天然更胜一筹。闲暇之时,苏堤春晓、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都留下天子纵情旅游的萍踪。
有站在湖岸近处的宫眷伸手揽住,唤起来道:“不是雪花,是红色的梅花呢!”
和亲王弘昼夙来爱好风雅,便道:“皇嫂有所不知,孤山与灵峰的寒梅开得晚,或许另有晚梅可寻。再不然,四周的深山里也另有呢。”他转首赞叹:“寒梅若雪,此人倒有点心机。”
世人的目光都只瞧着庆朱紫,唯独玫嫔立在如懿身边。如懿偶然中扫她一眼,却见她神采不大好,便是再鲜艳的脂粉也遮不住面上的蜡黄气味。她正悄悄惊奇,却听太后和缓问道:“庆朱紫,你是哪一年服侍天子的?”
彼时皓月当空,湖上波光粼粼。有三五宫裳乐伎坐于湖上扁舟当中,或素手操琴,或朱唇启笛。笛声顺着温暖的轻风飘来,颀长有如山泉溪水,醇和好似玉露美酒,丝丝绵绵仿佛缠萦的轻烟柔波,在耳畔缭绕不断。湖边彩灯画带,悉数投影在微凉如绸的湖水中,让人仿似身处灿灿银河当中。
高台之上掌声四起,惊赞之声不断于耳,歌舞乐姬在世人的赞叹中一一退场。
太后笑吟吟道:“哀家承天子的孝心,才得六十天龄还能一睹江南风景。哀家晓得天子最爱苏堤春晓,可惜我们不能在杭州留到夏季,以是也难见曲院风荷美景了。只是哀家想,既然来了,荷叶都见着了,如何也得瞧一瞧荷花再走啊。”
如懿害羞亦含笑,与他十指交握。比之年青嫔妃的别出机杼,事事剔透,她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歌,亦无从曼舞,只能在不动声色处,挑逗起天子的点滴情义,保全此身长安。
天子眼中有无穷冷傲赞叹之意,扬声道:“令嫔,再不出来,真要化作雪中红梅了么?”
“哀家记得,你刚服侍天子的时候,并不会唱歌。”
玉妍媚眼横流,笑吟吟道:“皇上待我们姐妹,老是新欢旧爱都不孤负的。”
天子不觉含笑:“皇后一贯雅豪杰家词曲,也读过奥敦周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