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判,由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商讨而定。”
等朝政商讨完,太皇太后也没派人去反对皇上的发起,皇上就当她是承诺了。
太皇太后是皇上的皇祖母,她吐血,公公来禀告,皇上不能不当回事。
太皇太后把先皇抬出来,皇上也抬了,“先皇临终前,叮咛朕后宫不得干与,太后是要插手孙家之事吗?”
太皇太后脸上最后一点赤色消逝殆尽。
大义灭亲……
只是身在帝王家,父子兄弟的豪情尚且不深,何况是隔了辈分的曾外祖家了。
到时候替孙家讨情的大臣会更多,案子会更难判。
对孙家,皇上不但没甚么豪情,乃至还是皇上夺嫡路上的绊脚石,因为太皇太后向着太后,向着先太子和六皇子,而非皇上。
动静传到太皇太后耳中,太皇太后表情更哀思,病情更重了。
现在太皇太后病倒,孙家的案子压后,这在百官眼里是他这个皇上屈就了,对孙家起了放纵之心。
当然了,冀北侯内心是既欢畅,又不敢置信,这真的是他儿子查的吗?
如果先皇的赐婚那么好收回,他就不会娶宝妃进宫了。
但能拖一时就拖一时,或许事情另有转机呢。
太后一心给沈钧山添堵,让皇高低旨特赦先皇赐婚给沈钧山的未婚妻,孙家有罪,但既然没有被正法,那先皇的赐婚就还算数。
太皇太后靠在大迎枕上,进气多出气少了。
皇上没说话,太皇太后是气的五脏巨疼,太医要给她评脉,太皇太后抬手避开,“连娘家都护不住,还活着做甚么?!”
太后没说孙家是冤枉的,毕竟证据不是安排,这案子是由三司会审,子虚的证据要能蒙混过他们的眼,他们都能够告老回籍了。
太后心疼孙六女人家逢剧变,无处可去,让沈钧山早日迎娶她过门。
帝位严肃是最吸惹人的。
太皇太后气的眼泪横流,但回绝的话,倒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保住了太皇太后的庄严,乃至还落了个“大义灭亲”的隽誉。
云初朝她点头,“我还要在宫里服侍你两年,今后的事,今后再说吧。”
颜宁心疼表哥,也怕孙六女人祸害冀北侯府,求皇上收回先皇赐婚的圣旨,成全沈钧山和云初。
沈钧山对文远伯府的恩典,她一辈子也还不清。
皇上阴沉着张脸从龙椅上起来,仓促赶去太皇太后寝殿。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止在疆场,在朝堂上也一样。
“太皇太后悲忿孙家所作所为,让朕不要看在她的面子上轻饶孙家,”皇上冷道。
一顶干政的帽子扣下来,太后神采变了一变。
孙家上到老太爷,下到几位老爷,被判斩首。
之前沈钧山在梁州遇刺,固然她晓得的时候,沈钧山已经安然无事了,但云初当时候就盘算主张了,即便给他做妾,她也绝无牢骚。
这句话,直接把皇上的肝火挑了起来,皇上冷道,“就因为有太皇太后包庇,孙家才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诬告文远伯,让先皇背负骂名!”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和督察院刘大人站出来领命。
皇上迈步出来的时候,太医正在给太皇太后施针。
先皇赐的婚,想休都休不掉。
她没想到皇上态度会这么倔强,连她这个皇祖母的死活都不顾了。
他是京都出了名的纨绔后辈,却查清楚了这么一件颤动的案子,冀北侯之前有多为这个二儿子丢人,现在就有多高傲,引觉得傲。
但她的婚事,她做不了主。
沈钧山以受伤未愈为由回绝现在就结婚,太后也拿他没辙。
先皇耳根子太软,宠幸太后,没把帝位交给齐王已经很不轻易了。
丢下这一句,皇上大步流星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