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长叹着伸谢,这才一步三转头地挪出了慈宁宫。
各宫地下都是供炭的,屋子里和外头不一样,宫女只穿夹的就成,服侍起来也利落。可一到外头就要了命了,紫褐色的夹袍子,不吃风不耐寒,走上一圈能冻得你腰疼。那宫女说归说,一出夹道又走得安宁静详。宫里端方多,走路姿式是顶着水碗练出来的。在外头漫步,一时半刻幸许冻不死,但如果失了体统叫尚仪局寺人瞥见,那才真够喝一壶的。
回身看看那扇糊了一半的窗户,这一走不晓得另有没有命返来。荔枝她们上夜还没下值,她也来不及交代,她厢子里另有些碎银子和几件金饰,是这几年往西六所送东西,小主们犒赏了攒下的。她如果一去不回了就让她们分了,宫里哪小我没了,生前的厢笼被褥都要扔到荒地里烧了的,她们不拿,白便宜了烧化寺人。
太皇太后在乎的也不是这个,官面上的话听很多了,眼下只瞧她心术正不正罢了。
太皇太后听了点头,“那真是歪打正着了。”对太子道,“我把她留在慈宁宫,太子爷感觉如何样?”
“不识汲引。”太皇太后一哼,语气里尽是不悦,“太子高看你,你就这么白糟蹋他的一片心?塔嬷嬷,教教她端方!”
太皇太后接了茶盏,拿盖子刮茶叶,慢悠悠对锦书道:“今儿你们太子爷为你的事来求我,缠了我一早上,怕你在掖庭刻苦,要封你做良娣。我晓得这是你们小时候的情分,特地传了你来,好问问你的意义。”
锦书谢恩退出去,跟着苓子到了西边配殿前。苓子趁着摆布没人,拿脚尖把墙根下的积雪踢开一些,朝那片光地努了努嘴。锦书感激地冲她笑笑,刚才受罚再疼也没想哭,这会儿却因为她的一个行动嗓子眼里发堵。她吸了吸鼻子跪下,苓子没好说话,怜悯地看她一眼回身去了。她昂首数那砖墙上的纹路,想伸开手,发明满手的血已经粘住了。她叹口气,总算捡回了半条命。只要太子不再出妖蛾子,剩下那半条也能捞返来。
太皇太后嘲笑,“不愧是慕容家的女儿,有气性!你既然不承诺,那就给我到廊子底下跪着去,等甚么时候想通了,甚么时候来回我。”
太皇太后传召,这回凶多吉少。本身如果对付不了还不知落个甚么了局,不是赏酒就是赏绫子。这两样还好些,起码全须全尾地去。万一叫杖毙,挺大个女人,裤子退到腿弯子里,活活给打烂了,那也死得忒埋汰了。
太皇太背工里茶盏往炕桌上砰地一搁,世人大惊,皆低头屏息不敢妄动。锦书伏在地上极力平静,盗汗却从鼻尖上排泄来,暗想今儿反正逃不过一劫,再挣扎也无用,任凭发落就是了。
太子放下箭袖打千,随塔嬷嬷退出偏殿。远远看阿谁跪着的身影,稍一顿,回身抓住塔嬷嬷的袖子嗫嚅,“嫲第……”
慈宁宫侍寝的带班宫女抬头看她,“哎,快下来,清算清算跟我面见太皇太后去。”
太皇太后摆了摆手,“叫你闹了这半天,我也乏了,你跪安吧!塔都送送他。”
太皇太后想着不能让她到太子身边,又要给太子吃放心丸,略一思忖道:“慈宁宫出缺没有?苓子到年龄该放出去了,要不就让她顶苓子的缺吧!”
锦书晓得要活着就得谦虚,便谨慎翼翼道:“主子戴罪之身,蒙皇上和太皇太后恩情,让主子苟活着,主子已经感激不尽,毫不敢说半句委曲。”
锦书愣了愣,麻溜地下炕穿鞋洗手净脸,带班宫女不耐烦地催促,“快点儿,别叫老佛爷等着。”
锦书被唬了一跳,转眼一想,这老太太手腕高,拿这个来摸索她。莫说她没这个心,就是有这个设法也不能蠢到去叩首谢恩。本身是甚么人?是大邺天子慕容高巩的女儿。他们防她还来不及,那里会把她放在太子身边。她如果应了,保准明天的太阳能照在她坟头上了。忙又屈腿跪下,趴在地上道:“谢太子爷垂怜,只是主子身份卑贱,太子爷是天皇贵胄,主子不敢作非分之想。主子只求在掖庭做杂役赎罪,求老佛爷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