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书手掌户部,几个儿子大大小略坐着官位,都是实权派。若能交好……
蒋欣瑶无法,又不肯孤负母亲一片情意,只得硬着头皮吃下去。没几天,瘦下去的小脸便又红润起来。
上回书说到沈家的活祖宗指着这道鱼头豆腐汤问里头的乾坤。
且这个二蜜斯长相清秀,本份诚恳,从小养在嫡母身边,言容德功必不会差。生母是丫环出身,父亲无一官半职,娘家远在姑苏,若真有个甚么事,也好拿捏。
沈力脸上不显,心下称奇。若说美食,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他看过的吃过的很多。都城的公侯将相,哪家的厨子没几把刷子?却也没尝过如此甘旨的家常菜。这些菜看着普浅显通,品相也普通,内里却大有乾坤。
老太太让钱嬷嬷偷偷唤来陈平家的,问了些老宅的环境,便挥手让人下去。
世人都道这回二蜜斯可算是麻雀变成凤凰飞上了枝头。
欣瑶回到府里,因诸事安妥,表情愉悦,整日里笑眯眯的跟丫环们嬉闹。
蒋府各房东子常日里都是自个在自个院里吃,大厨房同一做。蒋欣瑶吃了几天,感觉油腻过分,便撒娇,耍赖缠着父亲讨要个小厨房。
福伯替三人斟满酒,笑道:“大爷这话可说错了。这些个菜啊,都是蜜斯的心机。老太爷生前没少馋过,为了吃上一顿啊,常常得说上几天的好话,把蜜斯哄高兴了,蜜斯表情一好,才会想出体例弄些好吃的。”
当年堂堂蒋府嫡出大蜜斯蒋欣琼也只嫁了个冯家,两年后因公公迁升,方才进了京。现在尚书府求娶蒋家庶出的二蜜斯,这天大的丧事如何能落在既无身价,又无长相的蒋欣瑜身上?
蒋府自老太太下嫁,才跟侯府扯上些干系。蒋平官至三品,若放在当年,这门婚事也只堪堪相配。可眼下,老侯爷及蒋平都已过世,老太太年龄已高,不出几年,蒋府跟侯府的干系必然远上一层。
行至城门口,沈力双手抱拳,朗声道:“各位,先走一步。”便头也不回的绝尘而去,身后四个小厮打马追了出去,扬起一片灰尘。
蒋家两个儿子,一个白身,一个五品小官。如许的家世放在姑苏府也只是个二等,更何况天子脚下,王谢贵族,贵爵将相云集,更是不堪入眼。
动静传来,蒋府一片震惊。孙尚书家是甚么家世?堂堂从正二品官员,又是嫡出的长房长孙。
孙景辉又羞又恨,几欲寻死,恰好命不该绝,回回被忠仆救了下来。不过是短短半月光阴,好好的一个有为青年,被打击得生不如死,再无昔日一丝翩翩少年的风采。
钱嬷嬷一边替老太太捶着背,一边轻声道:“老太太,看来那几年,老太爷与四蜜斯相处得很好,豪情亦是深厚。”
蒋欣瑜的父亲至今是个白身,生母又是个丫环出世的姨娘,长相也只清秀罢了,如何能入得了孙景辉的眼?这事若没有猫腻,那便是孙尚书的脑袋被门夹了,才会做出如此骇世之举。
孙尚书酒至七分,当下也没多说。第二日酒醒后当真一揣摩,便感觉此事可行。
这些也怪,男人不能人道与女人不能生孩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命苦不能怪当局,点背不能怨社会。无何如老尚书得把目光放低,几年寻下来,也是高不成,低不就。
安南侯在思虑了几个早晨后,亲笔手书一封给远在姑苏府的大姐。信中除了提亲一事,另带稍稍提了提侄儿蒋宏生三年后的复出,其他的并未多言。
本来这孙景辉从小熟读诗书,出口成章,聪明过人,长得也是一表人才,本是孙氏宗族重点培养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