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文原著对应处:
这还仅是她夫君人选的题目,如果她生了孩儿,她这一脉神仙血缘传承了下去……天下最高贵的人是天子,天下最高贵的家属是皇族,换了你是天子,也不会情愿捧出一个与你不相高低,又或者比你还高贵的人,或家属出来~
【蒙回末总批:大凡有势者何尝成心欺人。然群小蜂起,浸润摆布,伏首下气,奴颜悲膝,或激或顺,不计事之可否,以要一时之利。有势者自任豪放,斗露才调,未审短长,高低其手,偶有成绩,一试再试,习觉得常,则物理情面皆所非论。又财贿丰馀,衣食无忧,则所乐者必绝代所无。要其必获,一笑百万,是所不吝。其不知场面已立,收敛实难,今后勉强,至成蹇窘,时衰运败,百计颠翻。昔年豪放,目前指背。此千古豪杰同一慨叹者。大略作者发大慈大悲愿,欲诸公开巨眼,得见毫微,塞本穷源,以成无碍极乐之至意也。】
她早该想到,在这皇权至上的世道里,又怎答应呈现另一个被膜拜的工具。英莲已被人抬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神仙之女的位置,再要过所谓的浅显幸运糊口,倒是不成能的了。
嗯,也能够让其他皇家后辈娶她是么?这个设法较之将她嫁给臣下还伤害。一个有德娶得上仙女的皇子,莫非不该当天子?
宝玉闻此凶信大惊,只此等年节当中,那里敢将此等事告之贾母,少不得另编了个由头换衣出了门,一起催着快马加鞭往秦家见秦钟最后一面。只秦钟一死,宝玉痛哭不已,归时犹是凄恻哀思。那里还藏得住,只得同贾母说是在府门口碰到了秦府报丧的下人。贾母听了也感慨了一回,又帮了几十两银子,外又备奠仪,却只是不准宝玉上门。宝玉没法,痴痴望着奶兄李贵出了门,只得同黛玉哭诉了几日,以解胸中愁闷。
黛玉不消想也晓得这话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却将她笑得打跌。皇上给传话给太子用得着政老爷这位从五品的员外郎么,这话说得可真没知识。且贾政老爷若真受皇上正视,怎会到现在官位还是一个员外郎,还一当近十年。皇上大封后宫之时,多少后宫家眷都在宫里,你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往东宫跑,是要明着奉告世人你是太子党么?可惜现在皇上春秋正盛,另有精力封妃进嫔呢,你倒早早投了太子,是想搀扶太子篡位么。他的这番行动真真笨拙之极,却竟然有更蠢的报酬他喝彩喝采。真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只待她自个儿修成仙道,又或者,她成仙的爹爹大人来接她。归正,最多不过百年……
贾府世人终究不再象个发作户般地发傻,在主子的严加管束下,本想装装深沉装装气质地过个低调年。谁知天子就没安美意啊,不过十几日,那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探亲议案”,在年前竟然就准了,这一下贾府里连主子都喜不自胜,主子们就更乐翻了天,还管甚么低调甚么深沉,只恨不能告之天下,他们贾府有个德妃可回府探亲了。至于旨中“凡有重宇别院之家,能够驻跸关防之处”的要求,哈哈哈哈,这有甚么难的,银子是拿来做甚么的,不就是用来堆面子的么……
当时黛玉好歹另有些子安抚:佛还只渡有缘人呢,如何着,她也算救了个甄英莲不是。谁知这才几日就来了个好天轰隆,连这点子安抚也没了,英莲竟去做了甚么“仙姑”。仙姑,说得好听,不就是一辈子伴着青灯古佛了么,如许的人生……黛玉再无半分红绩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