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外祖母接了你去,不但此二点均不必忧愁了,更可贵可在她白叟家身边教养。真是,何乐而不为呢……“父亲处理了一大困难,转头欣喜地望着墙上的两幅字,拈起须来。
黛玉晓得,她尚未开端的最后挣扎,已不必再做了。想起离家之日,已不远矣,不觉悲从中来,目中扑簌簌地,落下泪来。父亲见她如此,也是感慨,迩来已将她当作大孩子,不再抱她了,此时仍起家走向黛玉,将她静揽进怀里,长叹一声。
黛玉让人将梅树上的残雪收了,将那汝窑小瓷缸,装了大半缸。又让那些小丫头们将拾得的红梅,捡模样完整的,谨慎地去泥了,放入缸中。三三两两的红梅,沉浮于缸中的白雪中。那小瓷缸其薄如纸,匀薄非常,缸壁本就作莲花瓣状。衬着这白雪红梅,倒是别有情味。
“爹爹,可我们家,已经好久未与外祖母、娘舅他们来往了。我,我还向来未见过他们呢……”
黛玉方被旧闻勾去了些悲意,却不料又被父亲一句新话惹出几分呆意。
黛玉想了想,让跟着的小丫头归去一个,叫月梅将客岁得的一个汝窑小瓷缸并一只前朝的白釉梅瓶取来。她自特长绢垫了手,就要去地大将那一朵朵红梅收了。慌得身后跟着的王嬷嬷仓猝上来拦住,另有机警的小丫头们,早上前来,帮着拾了。一会儿月梅领着两小丫头,自捧了那汝窑的瓷缸过来见过黛玉。说不放心别人拿着这个,且又想亲来看看,女人有甚么叮咛。
丫头们在廊下一排排站了,见着黛玉出来上坐,齐齐过来叩首。黛玉说了些喜庆话,一一发了红包。又将润妍与娴雅招上来,问了问昨夜可曾伤了那里。
父亲隔日,回了手札。
春柳上来与她打扮时,黛玉瞧见小丫头托的盘子里有扇松枝,尾端绕着细细一丝红线,不由道:“本年不消这个了……”
黛玉听得父亲摆谈起旧事,内心虽仍难过,倒也略分了用心:本来宁国府的那位娘舅真的是站错队跟错了人啊,想来也是,武功开府的贾家,其政治憬悟,如何与久在朝堂的林府比拟?只这位宁国府的娘舅,倒算是聪明呢,还是不聪明?即晓得削发避祸,却又不肯回客籍,还放着儿子在家胡天胡地……只是,莫非,那位侄儿媳妇,秦可卿,真的是位废黜的公主?
父亲所言,黛玉虽明知句句失实,她本身也非常认同。但要让她分开父亲,分开家,她如何都不肯点这个头。毕竟她只要六岁,且还晓得,要到的,不是甚么好去处。咬着唇低了半天头,终究又找了个由头出来。
大年月朔一早,丫头们原还因昨夜黛玉睡得迟了,均轻手重脚地,怕将她吵醒。却不知黛玉是存了心要热热烈闹地过个年,想给本身多留点回想。那里睡得结壮,挨着卯时未尽,她就要起来。丫头们劝着,又躺了会儿,听得外屋的自鸣钟响了七下,终是办理着起了床。
宿世的黛玉还觉得,父亲也是排错了队,才至使她孤身入贾府呢。现在想来倒是不对,今上荣登大宝已有多年,父亲的官阶一向在升,这官位,也越调越重,远的不说,只当今父亲任的盐课的职,若不是皇上的亲信,如何做获得如此实权?嗯嗯,本来曹公的祖辈,那位任盐职的,不也是天子的侍读出身(吾指的乃曹寅是也)。当今圣上,春秋正盛,想来我林家,近两年,必不会再呈现站队的题目了。
有个小丫头赔笑道:“女人若喜好这梅花,一会子折两支插瓶,也是好的,怎地要去拾落在地上的?”黛玉拿绢子拭了拭瓷壁,也不昂首,“你懂甚么:那花开在枝头,恰是艳时,自有人来赏玩。可这些花儿,花期方至,就经霜而落,不得一展风华,岂不成惜?我现将她们救于初落之时,仍焙以寒雪,以激她们的活力。纵是无根之花,也得以将她们的丽色展于人前,方不枉,她们来这世上,开过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