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们想是得了父亲进园子的信儿,也都各自穿花拂柳地,走将出来,聚到了父切身边。父亲见人垂垂多了,这赏春倒成了闹春,不免失了游园的兴趣,想着女儿午间未曾歇息,就欲早开晚宴,因而起家带着世人往碧水榭中去。
父亲接过下人奉上来的名帖。翻开一看,来者,竟然是贾琏――荣国府的嫡孙。心机转念间,也未看清这贾府葫芦里卖得是甚么药。问着下人说来人一行均在外客堂里候着,也就只好先让姬妾们到碧水榭赏景。本身即往外厅待客。――本日还真来位他得欢迎的人了。
“恰是,为父也有保举之意……只是,不知还可否再为你,找个如此有才学的夫子。”嗯,本身女儿的学问,更首要些。
“玉儿此话,倒也有几分事理。……只怕他们本身在任上都疏于打理,如何能帮得别人……”父亲听了黛玉的话,倒也没有笑话她,只拿指头轻叩着紫档册,略略思考了半晌。父亲身己都没有查觉罢,他已经垂垂将才七岁的女儿,当作对等的扳谈者了。
“提及在朝为官,不知我林家,有几人在朝中有官职呢?”黛玉想起了林阿福的那段公案。思及当日所虑,终究在这里找着机遇探听了。
她本是想教唆着林府待贾府去的人不周,以仆辱主,骄易了贾母,好让贾母一怒之下,断了要黛玉进京的动机。谁曾想第一次让个下人去给姑奶奶贾敏奔丧,却没出任何茬子地返来了,还趁便带回了林家姑爷给贾母的年礼。她不知林姑爷是哀痛过分,又看在亡妻的份上,没与贾府计算这些末节,倒觉得是林姑爷脾气好欺。是以此次接人,也就如前次普通炮制。这若接得人来呢,她也晓得了“有其父必有其女”,黛玉必也是个软性子,就是来了也不敷虑。如果接不得人来呢,则恰好拿来做文章……不想林老爷这一拘,她两端都不着靠,一时也就慌了手脚。
因黛玉这大半月都被圈在院子里,这学里,自是去不了的。父亲与贾夫子,缘与黛玉的窗讲义子,倒是结成了半个文友。父亲病好后,经常与贾夫子谈文论诗,那贾夫子也确切有才,颇得父亲赞叹,且又是在朝中为过官的,论起来也算半个同僚,父亲待他自是较别的清客,更高一筹。
“夫子的才学,若只为女儿我发蒙,也太屈才。爹爹不如做个顺水情面,如果当真得以起复,也算是爹爹的功德一件。”哎,爹爹,你快些送走这个奸雄罢,女儿好累。
黛玉身子弱,说是陪父亲小酌,那热热的惠泉酒*1也不过是略沾沾唇,就如许,也没沾两下就让父亲给止住了。酒也不让沾,菜也吃不下,黛玉无事,撤了温酒的下人,本身坐在一旁,试着为父亲温酒。新腌的青梅,少一粒,多一粒的,往酒器里投下,酸酸甜甜的暗香,自酒器中袅袅而出,混着父亲宠嬖的笑容,让黛玉又找到了,幸运的感受……夏季的暖阳,透窗而入,照在笑语殷殷的父女俩身上,也照在桌上的酒杯里,没人瞥见,那边面映出的,母亲的,笑容……
为着是女儿的生辰,又是女儿们最爱的花朝节,父亲听了黛玉此言,想起往年本日,恰是一家三口尽享嫡亲之乐之时,又看着女儿精力尚可,倒也不好板着脸装恶人,只得依言允了。因而父女二人,领着一队丫头,慢悠悠地往自故里子里逛去。
正说清算呢,二门上有人来回:“京里贾府来人了,说是替老太太给我们女人送生辰贺礼。”说得父亲与黛玉均是一愣。半个月前的那段公案尚未有结束呢,现在这出,为得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