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婶子一起走一起看,一起看一起羡艳,已经下了决计,等归去就把小儿子送去发蒙。
蓟县民风,一旦放了榜,便有官方自行拉拢起来的道贺步队去往考生家报喜,大家凑热烈去讨几个大封包利是。这些步队又分为好几个梯次,比方那等浅显的小书院是一个梯次,惠斋如许有些名誉的书院又是一个梯次,再往上便是林门这一等,最高一层,天然就是清鸣、良山两院。
想到他们两兄妹来这蓟县时候虽是不长,却又买屋子又买丫头,送了好几桩买卖上门,让她得了很多银钱,这一回却也不好白手上门,便拐到中间一条不常去的小街上,筹算买点零嘴小食做礼。
廖婶子听了这话,忍不住转头看了那诸人环绕的房舍,嘴上也跟着感慨道:“真是走了大运道……”
正想着忙过一阵子,要把小儿子送去书院中开蒙,起码也识得一两个字,将来好歹也尝尝去做个大户人家的掌柜。如果将来小儿子能像这卖卤肉的季子普通,考上惠斋书院,将来尽力得个秀才,便算家中祖坟冒了青烟。
廖婶子恋慕一阵,过了好久,才吊着两包便宜点心走了。去往顾宅的路上,又赶上很多队人马,均是去往高中学子家送捷报的。
廖婶子站在街边看了一会热烈,也跟着叫一回好,鼓一回掌,直到那瞧着那步队进了一户人家,这才掉转过甚,边摸荷包筹办付账,顺口便问了一句:“那是哪一个铺子开业,如此大的热烈?”
货郎点一下头,笑道:“早间才放了,那一家是卖卤菜、卤肉的,家中不料竟得了个文曲星转世的小儿子,今次放榜,正中惠斋书院,榜上取四十二名,他得了三十九,这运道,当真是把他爹娘乐得嘴巴都要咧到两边耳朵去了!”
廖婶子等了好些天,满似觉得季清菱会来寻本身再去找个厨娘。毕竟两兄妹在这蓟县人生地不熟的,没其中人保举,那里挑获得好人。
她在门口候了一会,实在忍不住,拉了个看热烈的,在对方耳边问道:“这是怎的了?里头出了甚么事?”
廖婶子心中早有了猜想,倒是不敢置信,她谨慎翼翼地问道:“但是里头这屋主考中了甚么书院?”
被她当场就一棍子给打哭了。
这是国朝数千年根深蒂固的思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